“擬旨吧,”皇上輕輕嘆口氣,穆公公沉默的轉身出去,很快便拿著紙筆進來,皇上閉著眼睛,良久才輕輕嘆口氣:“齊王燕攸,多年勤勉為國,勞苦功高,朕心憐惜,朕決定免齊王太尉之職,以利調養身體,然國事繁雜,依舊要依齊王鼎立支援,朕特旨嘉賞黃金千兩,假節總督青州,回鎮藩國,另可著挑選一子,加封東萊郡王,以示恩寵。”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穆公公輕輕鬆口氣,眼中禁不住淚水滿眶,寫完之後,輕輕吹了下聖旨,抬頭正好遇見皇帝的目光,他也不避諱,連忙擦擦眼睛。
皇帝輕輕嘆口氣:“看來你也不願見朕兄弟相殘,希望他能體恤朕心。”
“一定能的。”穆公公哽咽道:“皇上仁慈。太皇太后在天之靈必感欣慰。”
皇帝在最後時刻終於消散了殺意,決定給自己這個唯一的同母弟弟一個機會,當然這肯定是最後一個機會,齊王若不遵旨就藩,所有恩寵都會取消,懸在半空的刀還是會落下。
“皇上,太尉一職該授予何人呢?”
皇帝沉默片刻,才說道:“讓中郎將潘冀幹吧。”
潘冀,太師潘鏈的弟弟,皇后的叔叔,外戚中的顯貴人物,有他為太子掌控軍權,太子自然無慮。
穆公公趕緊又起草了一分聖旨,交給皇帝看後,蓋上印璽。
最後,他站在皇帝床前問:“再啟奏皇上,秋雲該怎麼辦?”
皇帝的聖旨傳到尚書檯,尚書檯的尚書們全都震驚了,當然除了兩個人,尚書令裴舒和尚書僕射句誕,他們早知道會有今天,輔政的詔書還沒下,到時朝臣們將更加驚訝。
“大人,此詔不妥啊!齊王身體好好的,怎麼忽然讓他去國就藩呢?”
“齊王乃皇上親弟弟,怎麼會這樣?肯定是有奸臣挑撥離間!”說話的斜斜看著句誕,滿朝大臣均知,齊王瞧不起這句誕,句誕對齊王也是一百個不滿意。
裴舒沉默的坐著,句誕一言不發,心裡暗喜,齊王是他無法逾越的高山,上次皇帝下旨任命他為尚書僕射,滿朝大臣預設皇帝所為,只有齊王上書反對,他心裡恨得牙癢癢,本想早點上書讓齊王就藩,可他去問過一位朋友後改變了主意,這位朋友告訴他,齊王註定要就藩的。
“你若上書讓齊王就藩,將來有什麼意外,皇上必然記恨你,彼時,你的禍必不遠,還是不動為好。”
現在密友的話果真應驗,這讓他打心眼裡佩服。
句誕努力壓抑著內心的興奮,裝作批示公文,目光卻偷偷瞧著靠窗邊的年青人。
說是年青人,其實也不年青了,看上去也有三十來歲,這年青人坐在窗邊,渾身上下打理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頭上帶著頂小冠,面若冠玉,濃眉重目,穿著明黃的袍服,穩穩的坐在那,自然而然的便帶著威嚴,讓人不敢仰視。
這就是太子,泰定皇帝的兒子,今年二十八歲的太子燕乾。
燕乾本在陳國巡查,還沒查完便接到宮裡的急詔,他立刻飛馬返京,到京之後便接手尚書檯,沒成想,還沒等他拿出治國之策,對秋雲的彈劾便一浪高過一浪,太保左辰讓他下旨讓秋雲自辯。
為此,齊王非常生氣,在尚書檯與他大吵一架,可裴舒和句誕都支援他,齊王孤掌難鳴,此詔最終得以透過,但秋雲的自辯折遞上來後,如何處理秋雲,依舊讓他為難。
尚書檯的意見分歧,齊王等人認為秋雲之策利大於弊,應該予以挽留,同時要封高位,以慰忠大臣之心;但左辰反對,更主要的是,他依為左膀右臂的蓬柱也反對。
蓬柱認為應該趁機將秋雲拿下,同時順勢整頓中山門閥,清理蔭戶和土地,限制門閥多佔土地,以充國庫。
可左辰反對此策,左辰認為秋雲之罪可大可小,而且自古有八議之說,秋雲有大功於國,在八議之列,可免其罪,令其歸鄉思過。
兩大謀臣意見分歧,這讓太子有些為難,還是太師潘鏈提醒他,皇上對秋雲恐怕早就安排,而且事涉人事,當上奏皇帝,不可輕率處置。
於是,太子將彈劾秋雲的奏疏和秋雲的自辯,悉數轉送雅文閣,可沒成想秋雲昨天又上一道奏,提出致仕回鄉,這道疏震動了尚書檯,尚書檯同樣意見分歧巨大,可沒等他們理清楚,皇帝立刻降下雷霆之錘!
喜歡天蒼黃請大家收藏:()天蒼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