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看到周苒忍不住笑道:“三弟妹,起來了?”
周苒從陳氏的笑意中看出了一點端倪,她點了點頭,一臉尷尬道:“大嫂,我昨晚喝醉後沒在大家面前做出什麼丟人的舉動吧?”
陳氏搖頭,“那倒沒有。”
周苒剛要鬆口氣,就聽陳氏又接著道:“只是抱著三弟的手不許他的手從你臉上拿開而已。”
“大嫂!”聽出陳氏話中的調侃之意,周苒不滿的叫了陳氏一聲。
陳氏見狀,順著周苒道:“哈哈,大嫂不說了,不說了。”只是話裡的笑意還是沒能藏住。
隨後碰見葉小妹,葉小妹雖然什麼也沒說,但眼睛裡卻全是笑意。
李氏更不用說了,張口就嘲笑周苒酒量差,居然被兩杯米酒給放倒了。
周苒無奈,她也沒想到這具身體的酒量居然這麼差啊,她以前經常自己一個人自飲自酌,酒量明明還不錯啊。
村子裡的習俗,大年初一要去給族中長輩拜年,葉家是葉奚鳴爺爺那一輩的時候從外面逃荒逃到西堯村的,葉爺爺就葉父一個兒子,葉家如今除了葉父和張氏再沒有別的長輩。
周苒他們只需在家中給葉父和張氏她們拜年就行。
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孃家的日子,張氏早就給三個媳婦準備好了回孃家的禮。
張氏對周家人有意見,但對周苒這個兒媳可是一點意見都沒有,考慮到葉奚鳴不能陪周苒回去,張氏給周苒準備的這一份還格外的厚,有雞有鴨不說,還準備了酒和點心等。
周苒是一點都不想回周家,但考慮到自己要辦的事情,她還是換了一身舊衣服,又將頭上的銀子取下來,換上木簪,用揹簍揹著張氏給她準備的東西回了大奎村。
周苒一走,張氏就在屋裡嘆氣,“也不知道周家會不會給阿苒氣受,上次他那奶奶來對阿苒可是沒有一點好臉色,在我們家都這樣,阿苒回了葉家她還不知道會怎麼對阿苒呢。”
葉父安慰她道:“你就別操心了,他們再怎麼說也是三郎媳婦的血親,不會對阿苒怎麼樣的。”
張氏瞪眼,“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會對阿苒怎麼樣呢?萬一他們對阿苒動手怎麼辦?早知道我就應該跟著阿苒一起回去的。”
葉父搖了搖頭,道:“越說越沒譜了,三郎媳婦回孃家,你跟著算是怎麼回事?”
張氏也知道那樣肯定不行,所以只是嘴上說一說而已。
周苒揹著東西一進大奎村就碰見了村子裡聚在一起說話的幾個婦人,其中有一個算起來周苒應該叫一聲堂嬸的人,一看見周苒,就陰陽怪氣道:“咦,這不是秀才娘子嗎?我還以為你忘了孃家在哪裡呢,原來還記著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