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拔出彈頭,只見堅硬的石板上已經多了一個圓錐形的彈孔,深度在兩公分左右,彈孔的周圍是放射式的分裂痕跡。
洛爾一臉震驚地走上前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這個彈孔。因為不親手摸一下,他甚至都以為眼前的石塊只是泥土偽裝而成的。
他曾經聽王旭李思等人提起過凱達爾金屬,這種東西給軍方高層的震動很大,並最終促成了後來的相關條約的簽署。
當時的洛爾知道凱達爾金屬穿甲很厲害,但是具體有多厲害,他心裡一直沒有明確的概念,這次白月展示了這種金屬的強大之處,讓他這個木精靈混血都大為吃驚。
所謂崩阻性,其實是異界研究部門提出的一種物理概念,是說凱達爾金屬在與物體緊密接觸的時候,會使物體內部不斷崩裂分解,極大減小凱達爾金屬穿過該物體的阻力。
具體來說,就是凱達爾金屬可以影響甚至干涉目標物體的原子構成,使其無法組成固定的結構,進而被凱達爾金屬侵入。
而在與物體接觸的同時,凱達爾金屬也會發生自緊性,變得更加堅硬,更易於穿透目標。
當前地球人對於硬度的衡量標準,在凱達爾金屬面前顯得毫無意義,因為即便是硬度最高的金剛石,凱達爾金屬也能很輕易地穿透,在穿透這方面,這種金屬幾乎達到了獨孤求敗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這種金屬的獨特性質,也導致了其開採難度極大。其實凱達爾金屬在納美及亞山脈都有分佈,但時至今日,也只有木精靈掌握了開採鍛造凱達爾金屬的能力。
由於凱達爾金屬的崩阻性,所以傳統的開採方式是沒有作用的,需要用幾種特定的金屬來融合成合金,並製成合金鋸子,才能將凱達爾金屬從礦床上切割下來。
凱達爾金屬耐打擊,卻不耐切割,有點類似於非牛頓液體,通俗的說法就是吃軟不吃硬。只要用特殊的鋸子在一定頻率下切割,是不會引起崩阻性的。
同時,凱達爾金屬也不耐高溫,當溫度達到一千攝氏度以上的時候,其崩阻性將會大大降低,這時候就可以使用金屬器具對其進行打造了。
當然,當凱達爾金屬作為子彈的時候,由於出膛的時候,彈頭溫度一般不會超過一千攝氏度,而且高溫持續時間但,所以理論上來說並不會影響凱達爾金屬的崩阻性的。
不過這只是理論上不會,凱達爾金屬彈具體表現如何,只有先遣隊用過了才知道。目前對於這種子彈,異界武器研究中心也僅僅停留在實驗室測試階段。
如果奧德帝國發射的弩箭用的是凱達爾金屬製成的箭矢,那麼就可以解釋城牆上的這個洞的問題了。凱達爾金屬存在崩阻性,這就意味著這種弩箭即使蘊含的動能不如火炮彈丸,也可以輕易地在城牆上打出洞來。
至於伊芙說的,一箭洞穿城牆,洛爾覺得可能也並非只是故事。說不定當時的奧德帝國軍隊可能就是想用這種武器,來打垮雪精靈堅固的要塞城防。
至於為什麼他們不製成箭矢殺傷來敵軍,而是製成弩箭攻擊城防,這主要跟異世界的特殊情況有關。
在異世界,魔法是主流,地位無法撼動,所以古往今來大部分的戰鬥都離不開魔法,在防禦方面更是如此。
異界的軍隊,只要是相對精銳的部隊,都會裝備一定程度比例的符紋防護裝備。這種裝備依靠符紋產生的魔法效應來實現防護,屬於魔法防禦範疇。
而凱達爾金屬屬於物理攻擊的範疇,其崩阻性只能作用於普通的裝甲,像這種刻印符紋,依靠魔法防禦的裝甲,凱達爾金屬的基本上沒有任何辦法。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凱達爾金屬在異世界並不流行。奧德帝國軍隊之所以裝備這種金屬弩箭,想來想去也只能是用來攻擊城防工事。
因為凱達爾金屬製成的箭矢在面對裝備符紋盔甲的敵人的時候,威力甚至還不如地球人的大口徑子彈。
子彈之所以能穿透符紋盔甲,依靠的是其強大的動能,而凱達爾金屬箭矢依靠的主要是崩阻性,崩阻性屬於物理攻擊,對魔法防禦根本不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