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兩位重臣的話,曹操心裡安定了許多,“有眾位愛卿齊心協力,那我們就與丁偉決一死戰,那眾卿以為戰場應該在何處?”
“官渡是最佳的戰場,若是再往後退,與我國不利!”說起戰爭的具體情況,司馬懿最有發言權。
軍師聯盟的三個人,蒯良,諸葛亮和司馬懿,早已經多次研究過北方決戰的形勢,官渡是最好的戰場,他是豫州和冀州進入兗州的咽喉要塞,只要扼守住此地,新漢縱然有數十萬大軍,也無法寸進。因此,必然要以此地為中心,由北向南依次陳兵於白馬、延津、烏巢、官渡、陳留一線進行決戰。
不過他們在分析的時候,也有一絲擔憂,那就是早在五年前,新漢皇帝丁偉已經派大將張郃奪取了烏巢。也就是說,在那個時候,丁偉已經想到了官渡的決戰,這不得不讓他們感到震驚。
“好,馬上傳朕旨意,所有官員都行動起來,檢查糧草,兵器,打造各種攻城、守城器械,並加,訓練兵士,同時繼續招募新兵,數量先以五萬為宜!”
“諾!”
“我們的騎兵目前有多少?”曹操又問。
“回稟陛下,曹純將軍的虎豹騎現有五千兵馬,其餘各處尚可湊出兩千騎兵,共計七千!”司馬懿說。
“將這七千騎兵集中起來使用!”
“諾!”
曹操聖旨的傳下,整個兗州和徐州都行動起來,到處是運送糧草兵器的車隊,各個新兵軍營中也加強了訓練。許多將領又開始了招募新兵,一派戰前緊張的氣氛。
同時,軍師聯盟的蒯良和諸葛亮,也火速趕到了濮陽,與司馬懿一起,商議對策。
經過他們三天三夜的不斷協商,最後,以軍師聯盟的名義,給各國的各大軍團,下達了作戰命令。
涼州軍團,兵出散關,逼近陳倉,讓關中的新漢兵馬不敢輕易東移。同時加強天水郡的兵力,與街亭的徐晃形成對峙。
荊州兵團,陳兵新野,博望坡一帶,若是北方戰場雙方戰事膠著之時,立刻出兵攻打南陽的呂蒙軍團。
江東軍團,確保長江防線暢通,能夠隨時增援廣陵。
徐州軍團牢牢堵住淮南的徐盛陳宮軍團,不能使其進入徐州。
泰山軍團增兵兩萬,做好與青州的關羽,郭嘉決戰的準備。
各國抓緊時間招募和訓練新兵,以便於隨時補充。北方的決戰將會曠日持久,因此後備力量,非常重要。
同時,在諸葛亮、司馬懿和蒯良三人的多次協商之下,終於,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情報系統,以便快速的收集和傳遞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