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等人下了馬,一直來到了洛陽書院門前的臺階上,司馬徽、龐德公和蔡邕等人,馬上來到臺階下面。
“參見王爺!”在三人的帶領下,全場上千人,一齊行大禮。
“諸位不必多禮,快快請起!”丁偉雙手一伸,將眾人虛扶一下。
“謝王爺!”眾人起身。
“各位學子,你們都將是我們大漢未來的棟梁,從今日開始,便要進入這洛陽書院,洛陽書院是我們大漢最好的書院,因為這裡有我們大漢最博學的三位大才,有他們三人,為諸位學子傳道,授業,解惑,當諸位學子再次走出這洛陽書院大門時,必將是完,一百五十名學子,群情激昂。
“洛陽王萬歲!”眾學子齊呼。
“洛陽王萬歲!”在場的所有人齊呼,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在整個洛陽城中回蕩,久久不能停息。
片刻之後,丁偉將雙手輕輕往下一壓,眾人立刻停止了呼喊。
“子龍,揭幕!”丁偉對旁邊的趙雲說。
“諾!”
趙雲答應一聲,退後百步,摘弓取箭,潤扣搭弦,力挽鐵胎如滿月,手一鬆,只見一支鐵箭“嗖”的一聲直飛紅布包裹的匾額,擦著匾額頂端飛了過去。
在眾人不解的眼光中,突然,包裹匾額的紅布在風中展開,然後慢慢的飄落下來,這個時候,匾額上四個燙金大字,“洛陽書院”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蔡邕的字型彷彿龍飛鳳舞,狂放中又帶著優雅。
不知誰首先帶頭鼓起掌來,緊跟著掌聲雷動。
“諸位學子在此學習,本王有幾句話,諸位不但要記在心裡,而且要時時做到!”等到眾人的掌聲慢慢地停了下來,丁偉才說道。
“請王爺訓斥!”一百五十名學子同時說。
“業精於勤荒於喜,行成於思毀於隨。”國子先生韓愈在太學門口對諸位學子的教誨,一千多年之後仍然有用,所以丁偉將它作為洛陽書院的一副對聯。
這時,兩名兵士上去,將左邊兩根方柱上面的紅布去掉,一副對聯露了出來,同樣是燙金大字,只不過是丁偉的“王體”字。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眾學子齊聲念道。
龐德公,司馬徽和蔡邕三人也細細的品味了一下這兩句話,不住的點頭。既驚嘆於內容,也欽佩於字型。
丁偉看了看眾人的表情,非常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