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敵軍乃是騎兵,顯然目的不是為了攻打我雁門,只是為了將我們困在城裡,不能及時援助幽州。請將軍給我三千鐵騎,讓我駐紮在城外五十裡的狼山口處,與雁門大軍形成犄角之勢,敵軍擔心兩面受敵,必然退兵,到時我們再……”張遼長期在雁門駐守,與鮮卑軍多次打交道,對他們的戰術瞭解很多,不過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呂布打斷。
“文遠此言差矣,鮮卑兵在我眼裡,如土雞瓦狗,何懼之有,打仗靠得是勇力,眾將做好準備,待到鮮卑軍到來時,我大軍一個沖殺,以逸待勞,定會大勝!”呂布根本沒將鮮卑軍放在眼裡。
“將軍……”
“不必多言!”呂布怒喝一聲,“眾將聽令,張遼領三千步兵守城,其餘將領準備和我共破鮮卑軍!”
“是!”
呂布這邊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可是鮮卑軍卻在距離城門三十裡的地方安營紮寨。當然對於騎兵來說,這個距離,沖起來也就是一會兒時間,但必定需要點時間,也就是說,敵軍可以從容地佈防。失去了突襲的機會,想要以少勝多,顯然已經不可能了。
“三十裡外紮營,我就沒有辦法了嗎?”呂布猛然一拍桌子,“宋憲魏續,點齊八千鐵騎,立刻出城!”
“將軍,先機已失,此時不宜出擊呀!”張遼一看呂布現在還要出擊,趕緊勸阻,“若是末將先前帶三千人馬在城外,現在兩面夾擊,還有勝算,可是……”
“張遼,刺史大人任命我是主帥,本將軍的決定,還輪不到你來說三阻四!”
“可是……”張遼還想說什麼,被旁邊的高順拉了一下衣角,“是!”
“出戰!”
呂布率領八千鐵騎一出城,鮮卑軍就已經知道了,盡管呂布驍勇無敵,幷州鐵騎也是大漢少有的精兵,但是鮮卑軍不但人多,而且陣勢井然。幷州軍沖了兩次,在陣前留下了五六百具屍體,絲毫沒有撼動鮮卑軍陣營。呂布必定久經戰陣,知道如此下去,即使全軍拼光,也沖不破敵陣,只好退兵。
在呂布退兵的時候,鮮卑軍趁勢又前進了十五裡,將雁門圍住。
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來的鮮卑軍首領是前鮮卑王檀石槐手下第一大將軻比能和東鮮卑首領素利。這二人都是能徵善戰,智勇雙全的大將,他們只是想困住呂布,因此無論呂佈施展任何辦法,他們都置之不理。強行沖陣,只是增加了一些傷亡,沒有任何效果。
丁偉進入幽州後,薊縣一戰,破鮮卑軍三萬,捷報一下子傳遍大漢十三州,天子高興,大贊張讓有識人之名,乃國之棟梁。張讓高興之餘,第一次在沒有得到好處的情況下為丁偉說好話,丁偉被封為上谷太守,鎮北將軍,當然這個時候的上谷還在鮮卑軍的控制中。
丁原高興的同時,大罵呂布無能,這麼長時間竟然連雁門都出不去。呂布鬱悶無比,他覺得丁偉為什麼運氣這麼好,能碰到小股鮮卑軍,建立功勳。他當然不會相信,丁偉能破了三萬鮮卑軍,在他想來,最多是三千。可人家是刺史大人的兒子,謊報軍功也能受賞。
呂布在雁門呆了近一月,天天收到丁原的斥責信,丁原差點將呂布直接撤掉。就在呂布萬般無奈的時候,突然接到兵士報告說,鮮卑軍營火起。
呂布登上城頭,果然發現鮮卑軍營中大火燃起,而且裡面還有喊殺聲。
“將軍,好機會,讓我帶三千兵馬,趁此良機大破鮮卑軍!”宋憲這段時間也是憋得難受,趕緊請戰。
“將軍,鮮卑軍一定是起了內訌,這是好機會呀!”
呂布從來就不是優柔寡斷的人,這次張遼也沒有意見,馬上傳令,整軍出擊。
果然是鮮卑軍起了內訌,在自相殘殺。幷州鐵騎一沖,勢如破竹,斬殺鮮卑軍數萬,大獲全勝。
後來審問了一下俘虜才知道,原來是鮮卑大王和連,殺了素利的侄子修武盧,奪了修武盧一萬五千大軍。素利大怒,馬上整軍準備去找和連算賬,可是又擔心軻比能在後面給他一刀,於是先下手為強,向軻比能部發起了進攻。
呂布獲此大勝,信心大增,一面派人給丁原送捷報,一面點齊一萬大軍,一路追了下來。途中鮮卑軍一直朝西北逃躥,他們就一直追到這兒,遇到了丁偉。
張遼等人整夜都沒有睡好,反複思索著這場不可思異的大戰,不知不覺,天就亮了,這時,一個兵士來到張遼的營帳報告。
“報將軍,鎮北將軍醒了。”
“哦?知道了,我馬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