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知道,總覺得你變了點,像是有點胖了?”
生過三個孩子的黃巧梅直覺告訴自己,季思思這狀態有點像她之前懷孕那會兒。
可又不確定,畢竟哪個孕婦像季思思這麼能幹的,一天跑東跑西的。
季思思摸了摸臉,解釋:“可能是前段時間在老家吃太好,長了點肉……”
黃巧梅點點頭,沒再懷疑。
季思思的注意力一下被黃巧梅帶偏。
“人齊了!”小桃把下面這些人的證明都給收好,上面蓋著大隊公章都假不了。
嚴主任發話,“把人都帶到食堂去。”
“證明給我吧。”季思思把小桃手中的材料接過來。
除去大隊的證明,季思思還讓各個隊的隊長把選拔上來的人寫一個類似於簡歷的東西,擅長做什麼菜批註出來。
她大概翻看了一下,裡面好幾個都是在食堂做過的工人。
其他都是中規中矩,沒有太突出和亮眼的。
季思思收好證明跟著她們一起轉移到食堂。
公社的食堂不算大,兩個大灶,兩兩一組,一共有十二組,還好炒料不是什麼特別費時間的。
季思思上前把口味大概描述在一個範圍,微麻微辣的同時還要滿足鹹香,鹽不能用得太多。
十二個人站成兩排,眾人都聽得雲裡霧裡的,甚至連問都不知道該怎麼發問。
季思思在她們來之前就試過了,她做的味道太淡了,而且總有一個味道特別突出。
孜然小茴香、辣椒麵、八角桂皮什麼都買回來了,相信味蕾稍微敏感一點的人應該能把控好。
選拔開始,六個人的做法大同小異,有直接把料放下去混著肉燉的,也有直接用生肉醃製的,主要分為兩大派。
兩個小時過去,有人取來一根晾衣杆,把每個人的名字對應貼在鉤子上,就等出結果。
“思思,你覺得哪個能行?”
等人都走完後,劉蘭問季思思。
“我也不敢確定,剛才在食堂聞著都挺香的,只能等著四天後見結果了。”
“其實這東西我祖上偶然也做過,只不過後來集體勞動,這牛肉就是公家的,加上做出來也不划算。”
劉婷和季思思分享之前她太爺爺那一輩就是養牛的。
那時候沒那麼多香料,做出來的味道不如現在,而且三斤肉只能成一斤在老人眼中是一種不划算的買賣,於是後面就沒再延續下來。
季思思也不奇怪,他們不知道的是現在的購買力雖然不高,但也不至於沒有。
因為什麼時候都不缺有錢人。
等著取消集體成立承包,可以做生意的時候,華夏國將迎來下海浪潮,經濟也會回溫上升。
到那時候人們就不再是隻追求填飽肚子,而是開始追求品質和味道。
等選拔過後,嚴主任把採購建廠材料的事情交待下去,季思思主要負責味道把控和出品。
再過半個月就到秋收,等那時公社會有一堆事情要忙,秋收,交公糧,又要到了生產隊一年的勞動檢閱時刻。
-
季思思回家再迎一位不速之客。
沈婉清出現家門口的時候,季思思都懷疑自己眼睛看花眼了。
沈婉清不應該在江海找女兒嗎,怎麼會出現在研究所?
李紅英:“思思,你愣著幹嘛呢,你婆婆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