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翻滾巨浪,席捲著海上沙鷗;陰雲彌補如沙場天空,狼煙覆蓋著整片蒼穹;然則海底下,水流讓海草東搖西晃,恰似湖邊被風輕撫的蘆葦叢;五顏六色的海中生物此起彼伏遊竄,悠然自得。
在距離海面不到五十米之處的石縫中,吞天獸牙齒插在石壁中無法閉合,尾部卡在狹窄石縫難以靈活擺動,痛苦地欲嘶叫,張著嘴唯能猛吐泡泡。
本是他盤中之餐的沙丁魚,時而前方晃動,時而於石縫中游竄,如動物園觀看猴子的小孩子,讓他欲哭無淚。
何時自己成為食物的觀賞物了?
......
方想比吞天獸還要沮喪,千辛萬苦、以身為餌,將吞天獸“拐騙”成砧板上的肉,結果沒有鋒利的菜刀,有種前有金山銀山而不法搬動的惱怒。
“就憑你也想吞下它?癩蛤蟆吃天鵝肉。”
系統機械聲音中隱藏的鄙夷與不屑,更讓方想惱怒,氣得似吃了辣椒的猴子,煩躁地四周張望。
要是人類多好,即便沒有手槍之類熱武器,隨便拿根棒子便可以完成屠殺,沙丁魚無手無腳,即便是有把菜刀擺在面前,也不能用啊。
用這張毫米級別嘴巴、微米牙齒,咬住菜刀手柄?好吧,方想還是有點自知之明的!
.......
沙丁魚有點惱羞成怒,甩著迷你尾巴前後竄動,吞天獸停止掙扎,警惕看著眼前這隻沙丁魚。
近距離看才知,吞天獸並非無眼,眼在嘴唇上游動,奇特而有趣。
吞天獸覺事情不對,它吃過不少沙丁魚,見它都如兔子見到猛虎,不是四處拼死逃竄便是本能恐懼得無法動彈,這隻沙丁魚為何不就此離去?它想做什麼?看這前後轉悠不會是想吃自己吧?
想到這裡,他小眼微閉,頓覺如豬上樹一般可笑至極。
沙丁魚以浮游生物為食,何時想吃肉了?還想吃他的肉,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
吞天獸不知,方想是真心想著如何吃它。
“你動作可要快點,以吞天獸的能力,絕無可能被石頭困住,不用半個時辰它會碎石壁而出。”
系統幸災樂禍提醒方想。
以吞天獸展現出的牙齒咬合力,確實可能碎石而出,必須這之前解決掉吞天獸,方想環顧四周。人類與動物最大不同,在於人會發明工具且充分利用工具,而動物則只能本能利用工具或者不用工具,聰明的大腦便是人類站在生物最頂端的原因。
不過,方想猜想這個世界的人類,極有可能也是食物的品種之一。
方想向螃蟹死亡之所瞧去。有幾隻拾荒小蟲圍繞著螃蟹的殘骸,即便是毫米級的碎肉,對這些拾荒者來就,都是一頓山珍海味;幾隻游魚圍繞著殘骸轉悠,嘴巴張合期間,細小的浮游生物隨著海流湧入它們肚中。看來,殘骸對浮游生物吸引力也不小。
引起方想關注的,是一根尖銳之物,他游到尖銳之物旁,打量著此物。繡花針大小倒於石頭上,銀白中點絲絲寒光,尖端細得肉眼難辨。
“孫悟空有金箍棒,我有繡花針。”
方想樂開了花,這根針是雪中送炭,對付吞天獸有戲了,他咬起針,想著這根針是怎麼哪兒來的。透過觸覺可知,這不是鐵製品,況且在海洋中鐵製品會被腐蝕而盡,哪可能如此尖銳光滑通亮。
“吞天獸的牙齒?”
方想想到剛剛螃蟹與吞天獸的戰鬥,吞天獸有一次撞到石頭上,痛得吞天獸搖晃兩下腦袋,想必是那是磕下的,他隱約看到有東西掉在石上,竟沒想到是吞天獸的牙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