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裡有另外一隊出城計程車兵並不引人注意,他們直接朝著往南的方向跑去,日以繼夜的趕路。
此時宮中乾清宮內也是燈火通明,刑部那兒受審,乾清宮中皇上連夜召見了諸位大臣商討這件事,其中還有當初執反對恆王離開宜都的老臣,微微顫顫的拄著柺杖,都在那兒等。
他們在等最終刑部那兒的審問結果,也在等最後皇上會給出什麼樣的判決,意圖謀害太子的罪名恆王妃當初都承擔不起,更別說一些朝廷官員,這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季熠辰的人此時還在這幾個府中大肆搜查,這些人不會把虎符帶在身上,這些官員論罪也有輕重,而虎符在誰那兒,誰就是幕後主謀這件事根本無需多言。
快天亮的時候季熠辰的人在魏國公府內找到了虎符,就被放在魏家老夫人的佛堂後面,佛像後立著一個小匣子,前去搜查的時候魏家的老夫人還試圖把它藏起來,而當虎符送到刑部這兒的時候,一直支撐著的魏國公是再無話可言,而魏家大老爺是直接癱倒在了地上。
虎符,暗衛,黑衣人,刺殺。
刺殺還是兩次,一次未遂之後還有第二回 刺殺太子妃的舉動,罪無可恕,這些人,賜死毋庸置疑。
這些口供一份一份的被呈遞到了乾清宮這邊,兩年前陳王爺逼宮,後睿王爺起兵討伐,但是天牢裡的恆王爺深以為是睿王爺起兵討伐後會擁立他繼承大統,魏家人當初支援恆王爺的紛紛轉而支援睿王爺,以求睿王爺討伐成功,可以把太子殿下扶上皇位。
可偏偏睿王爺沒有這個打算,任誰都沒有這氣度,在外封地多年,平日裡交情也沒有多深的,奪下的皇位還要給恆王爺。
睿王爺登基為皇之後,過去有功的紛紛有賞,包括魏家王家他們在內,就算是以前支援的是恆王爺,什麼趨勢什麼朝向,這烏紗帽當頭,這些人就繼續留在了朝中,實際上暗中一直和恆王世子有聯系。
魏家是恆王世子的外祖家,恆王妃的孃家,如今朝堂上的位置對魏家來說那是遠遠不夠,當初若是恆王爺登基,這魏家是能比如今的沈家還要榮耀,權勢都是鋌而走險得來的,當王侍郎把陳王爺都沒來得及用的虎符進羨的時,魏家就已經開始部署起了之後的事。
首先要把恆王爺從天牢裡帶出來,不能讓皇家這兒以養傷之名再行軟禁,最能讓皇家放心的辦法就是恆王妃犯了錯,恆王爺為了保她,棄了皇家的身份,讓皇上安心了,能從天牢裡出來,帶著恆王妃和幾個孩子離開了宜都。
離開宜都之後的第二步計劃,魏家找了許多人來訓練,訓練成黑衣人,因為先帝留下的暗衛實在是太少了,這些人功夫雖好人數卻不夠,充數之後魏家一直在等,等一個合適的機會,很快桐城瘟疫,那兒三郡各地亂了一陣子,皇上派太子前去監辦修河渠一事,魏家人和恆王世子都覺得機會來了。
當日在山上的刺殺,對他們而言是真的萬無一失,任誰從山崖上掉下去都是會死的,這麼高的地方,中途又在上坡上沖了一陣子。
可太子和太子妃就是活下來了。
宮中這兒得知太子太子妃被刺殺的時後即刻開始調查,為了以防萬一,魏家大老爺就把虎符藏在了魏家老夫人的佛堂裡,還是在佛像後面,用匣子加以鑲嵌,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
而若是他們從此之後不再露面,季熠辰也抓不到他們,可他們還是忍不住,得知太子妃病好了,能說能聽,人們開始操心起太子嫡子的事情,那邊恆王世子來信,說是絕不能留下世子妃,只要太子妃一死,沈家和皇家的關系必定瓦解,後面還有鎮難侯等人也會一併疏遠。
於是他們策劃了第二次刺殺,在太子和太子妃的有意安排之下,這一次刺殺還顯得格外的順利,順利之後他們被抓住了好些人,逃走的僅有那麼幾個,太子輕而易舉的找到了這些黑衣人的幕後指使者,連著牽扯出數名官員。
其中有幾個關於,還與乾清宮殿上站著的幾個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在。
王侍郎找到虎符之後不交給朝廷,反而是給了魏家,實乃大罪,不可饒恕,魏家的罪就不用去算了,反正是不會有什麼活路,而恆王世子那兒,就等派出去的人把恆王爺一家帶回宜都。
得知皇上大概的處置辦法,季熠辰放心了,披星戴月的回東宮,還想為昨晚的事好好和媳婦說一說,才到主屋這兒門口就被莫離攔住了,“殿下,娘娘說她累了,主殿那兒已經收拾妥當,您今晚就暫且歇息在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