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七年三月,鄒平人王薄煽動群眾,以長白山為根據地,首次舉起了反隋叛旗。
躲避徵役的百姓在他的鼓惑之下紛紛聚集在王薄叛旗之下,人數達到數萬人。
這夥叛軍經常在齊郡境內劫掠,搶錢搶糧搶女人,官軍多次圍剿都被打敗。
王薄這家夥反圍剿啊?不知是四次還是五次,用的是什麼樣的戰術。
怎麼聽起來官軍像豆腐腦一樣不經一戰。
王薄在他的《無向遼東浪死歌》中得意洋洋地唱道: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這正是當時他得意之時的寫照,一般的老百姓,見了官軍,哪一個不是首先溜得比兔子還快,哪有主動提刀向前的,真以為正規軍是豆腐腦做的嗎?
還是這個王薄也是一個穿越者,小的時候是看抗日神劇長大的,真的把對方當做了小日本鬼子,“亞蔑的,小鬼子,你佬佬的,看刀!”提把菜刀就跟三八蓋幹了起來。
肯定是穿越者,要不一個綠林強盜出身的人物,怎麼會號稱為知世郎,他為什麼不說自己是中山狼——長白山中的一條狼呢?
這個世界能知道未來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穿越者,另一種就是神棍了。這個王薄不是穿越者就是神棍。
時任齊郡丞的張須陀帶兵征討,王薄首次吃了人生中的一個敗戰,於是王薄引軍南下,轉戰到了魯郡,張須陀窮追不捨,追至岱山之下時,王薄恃其驟勝,未設防備,忽然嚴陣以待。
張須陀選精銳,出其不意而攻擊王薄軍,大敗王薄軍斬首數千級。
王薄收攏被打散的部下萬餘人北上渡過黃河,又被張須陀追至臨邑擊敗,斬首五千餘級,獲六畜萬計。
當時天下太平日久,百姓多不習兵,地方官吏每與叛軍作戰,或棄城逃跑,或開門出迎。
唯獨張須陀勇決善戰,同時又擅長撫馭,所以很得軍心,當時號為名將。
大業九年,王薄又聯合起孫宣雅、石秪闍、郝孝德叛軍十餘萬人攻打章邱。
張須陀派遣水軍斷其水運,自率兩萬步兵、騎兵擊討叛軍,叛軍大敗,散軍潰至津樑時,又被水軍周法尚所拒。
張須陀與周法尚水陸夾擊再次大敗叛軍,獲其家累輜重不可勝計,露布以聞。
隋煬帝聞訊後非常高興,褒獎了張須陀,並派人畫其相貌而奏之。
同年,裴長才、石子河等率兩萬叛軍攻至歷城,縱兵大掠。
張須陀當時沒來得及召集士兵,於是親率五騎與叛軍作戰。
叛軍為其所吸引,遂引兵圍攻。張須陀身陷重圍,身上多處受傷,勇氣彌厲。
我日啊,六人鬥戰兩萬餘人,偶的個神,你這是寫史嗎?你在寫神話嗎?天下間真的有這樣有勇氣的人?
時城中援兵至,叛軍稍退。
張須陀督軍再戰,大敗叛軍,裴長才敗逃。
大業九年,三月二十六日,北海郡郭方預聚眾三萬,自號盧公,攻陷郡城,率部造反。
郭方預又與秦君弘等叛軍聯合圍攻北海郡,兵威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