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芝看來,蘇妙儀簡直愚不可及,可陳如雲卻說她有本事。著實令人費解。
陳如雲道:“我原以為老王妃會將她發賣出府,卻不想只是命下人們抽了幾個耳瓜子而已。這不是有本事是甚麼?”
桂芝道:“那蘇姨娘原也沒犯甚麼大錯,老王妃若就此發賣了她,恐世子爺曉得了不依不饒,且也不能服眾。”
陳如雲冷笑道:“不過一個妾罷了,主子要發賣咱們還有得反抗?”說罷,想起往昔與蘇妙儀糾葛,狠聲道:“我實話告訴你罷,我未出閣前與她有仇,她不死我心裡不舒坦。”
桂芝噤聲,不敢多言。
陳如雲與蘇妙儀的糾葛,桂芝曉得一些,不過都是外人嘴裡聽來的,不知真假。
卻說陳如雲還做姑娘時,仗著自個兒有幾分才學,幾分姿色,頗是心高氣傲。不想有日在永樂候府賞花,幾個姑娘興趣上來便搬來筆墨紙硯,說是學那文人雅士吟詩作賦。
正是暮春時節,永樂候府院裡梨花開遍,遠遠瞧著如雪花般。眾人興致大增,皆說以梨花為題作詩。眾多貴女中,陳如雲家世最是一般,她有意在安怡郡主面前露一手,想借此機會與她結交,故一口氣作了兩首。當日蘇妙儀並未作詩,不過在一旁給魚餵食。待交了詩稿,眾人點評,皆以她所做為首。
“你們做的甚麼詩,我瞧瞧。”蘇妙儀丟開手中魚食,笑盈盈道。
安怡郡主一向與她要好,當即將陳如雲詩稿給她。“婠婠最是才思敏捷的,你給瞧瞧這兩首詩如何。”
蘇妙儀接過詩稿,粗略掃了眼,笑道:“楚地有民歌,一曰《下裡巴人》,二曰《陽春白雪》。這兩者,前者極俗,後者極雅,我手中拿的這兩首詩,私以為是比《下裡巴人》還俗的。”
僅此一番點評卻是把在場貴女全都開罪了的。可安怡郡主並未怪罪,她們心裡縱然不滿,卻不敢多言。
安怡郡主笑道:“婠婠且給我們解說解說,不然我可是不服的。”
蘇妙儀當下指出幾處不足,陳如雲不服,反駁道:“我瞧著並未有你說得這般一無是處,蘇小姐是否是嫉妒我,方如此說?”
蘇妙儀冷聲道:“你有甚麼值得我嫉妒,你既不服,我便給你說個典故。”聽她要說典故,眾人紛紛豎耳傾聽,蘇妙儀掃了陳如雲一眼,方道:“卻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你們且說說,兄子與兄女誰更勝一籌?”
安怡郡主道:“自是兄女的更勝一籌。”
蘇妙儀頷首,指著詩句對陳如雲道:“你這詩做得還算差強人意,只作詩便是為了一個雅字。你再認真琢磨琢磨你所做的,不僅俗且豔,不曉得的人還以為是勾欄院姑娘做的!”
因了蘇妙儀這話,眾人紛紛捂嘴偷笑,眼裡也露出對陳如雲的鄙視。這蘇妙儀算是徹底得罪了陳如雲。
桂芝當日並未在場,這傳言究竟幾分真幾分假,她也不好斷定。不過如今瞧著陳如雲神態,卻像是真的。
哪知陳如雲似看穿她猜想,冷笑道:“我與她另有仇,此仇不共戴天!”說罷,她想到蘇妙儀今兒個被老王妃教訓,心中有幾分喜意,眉宇間的抑氣也散了些。“走罷,咱們去瞧瞧她,且看看素日高高在上的懷恩府大小姐如今是怎個落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