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
“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
“自然之道,而厚物。我心之道,容納寰宇,力證蒼穹,上通九幽,下臨黃泉!”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我心似明月,便可照耀一方天地……”
“心靈之道,情緒之道,人之有情,便是有情至道。”
……
周衍登臨仙池神臺,將他在葬劍祖星、以及成為雷衍王之後的一系列感悟,凝聚成最基礎的文字,一點點的講述出來。
除此之外,各大宗門經書的失誤之處,周衍挑出其中對應殘缺之處,同樣當場修改、糾正並彌補缺憾。
最初,很多修士大多不以為然,甚至其中一些太古仙地的修士,臉上帶著一抹淡漠冷笑之意,似乎有看笑話之心,那種傲氣,都寫在了臉上。
但之後,於周衍的逐漸講道之中,他們逐漸的卸下了那份驕傲傲氣,開始思考,開始沉浸到那種未知的體悟之中。
從輕慢、不屑一顧,到逐漸融入其中,順應周衍的思想而思考,再到最終痴迷於這震撼心靈與靈魂的道音,講道的現場,逐漸變得無比靜謐而神聖了起來。
沒有人說話,所有人都心懷敬畏之心,尊重之意。
都在自發的守護這裡的一方安定。
時間,也在這般悟道的道音之中,逐漸流逝。
一轉眼,時間又過去了五天,而這五天裡,周衍一直在講道,沒有停息。
每一大宗門,錯漏缺失之處,他都一一點出,那些宗門的修士便立刻知曉,從而醍醐灌頂,一舉得到修煉上的精進。
而其餘修士雖然不懂這些宗門的秘籍道法,卻也可以觸類旁通,從而增長見識閱歷,獲益良多。
“道,於凡人而言,便是路。路在腳下,踏上便是征途。”
“《素書》言: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澮,澮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凡人之道,所行之路;修士
之道,修行之根。”
“是以,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
周衍最終作出了總結,將自己對於道的體悟的小部分傳承而出,將各大祖地宗門,一些太古仙地的隱世仙法,也都提出了錯漏的修正,對於他們的提問和質疑,也耐心答疑解惑。
一切到如今,正式圓滿落幕。
即便是有心搗亂者,卻也因為沉浸在這般講道之中,沒有了不軌之心。
這就像是一種心靈與靈魂上的洗禮,講道完之後,周衍感受到了仙池神臺之下,所有修士的尊敬之意。
如果說先前有任何質疑,如今都盡數消逝。
同時,於講道之中,周衍綜合了自己的感悟,於領悟之中,也自我更進一步,重新得以悟道,彌補與修復了這個世界肉身靈魂契合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