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內的靜海縣,每一條道路都是水泥路,這些水泥路四通八達,如果是一些方向感不好的人,應該是會迷路的。
路,代表了交通基礎,說明瞭靜海縣的交通是沒有問題的。
而路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路旁邊的房子。
路旁邊的房子全部都是水泥房,一棟又一棟的水泥房整整齊齊地坐落在地面上,看起來十分的賞心悅目。
有路有房還遠遠不夠,看一個地方的繁榮還在於人,在於人的消費程度。
武大郎的馬車緩慢的行駛在街道上,也看到了來來往往的人,每一個人都笑逐顏開。
武大郎從他們臉上看到了幸福的笑容。
街道旁邊的店鋪也很多,一整條街道過去,武大郎很難發現商品性質相同的店鋪。
而更讓武大郎有些驚訝的事,這些店鋪之中還看到了一些外國店鋪。
武大郎之所以能判斷這是外國店鋪,還是因為武大郎能看得懂一些英語。
雖然店鋪還是以漢語為主,寫著大大的漢字,但漢字下方標記了英語,這應該是外國人開的店鋪。
不然武大郎可不會覺得原本的一些靜海縣居民懂得寫英語。
既然有外國人,那麼武大郎大概便知道了他的船隊已經出過海了。
或許這些外國人是跟著他的船隊回來的。
“回武氏賓館吧,看看我的賓館還在不在。是不是也重建了。”武大郎說道。
“是。”劍影說著便朝著以前武氏賓館的位置行駛。
對於武氏賓館的位置,劍影還是有點印象的,雖然路便了許多,不過作為武大郎的專職司機,方向感還是有的。
馬車又行駛了一段時間,他們終於是來到了武氏賓館。
武氏賓館並不是以前的武氏賓館了。
現在的賓館跟靜海縣的大多數建築一樣,變成了水泥房。
而且,以前的武氏賓館只有三層樓,現在則是變成了五層。
顯然,用了水泥鋼筋之後,樓房的高度也可以繼續增加,倒是不再擔心安全隱患了。
至於牌匾還是以前的那一塊牌匾,畢竟武大郎的字跡是難以超越的。
武大郎打量了一會兒之後,便走了進去。
走進武氏賓館,裡面現在確實更像是賓館了,武大郎甚至有一種拎包入住的感覺。
武大郎走到櫃臺前面,櫃臺的服務員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長得挺白淨的,穿得也十分的幹淨體面。
武大郎還沒說話,年輕的小夥子倒是先微笑地打起了招呼。
“客官,你是要住店嗎?我們武氏賓館是靜海縣最好的賓館了,保證你住了都捨不得離開。”
武大郎微微一笑,這服務態度還是有的。
“嗯,給我一間五層樓的房間吧。”武大郎說道。
武大郎直接選擇五層樓的房間,就是為了能站在最上方,看看現在的靜海縣。
在以前,他就有這個習慣。
如今時隔這麼久了,靜海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武大郎自然要站在最高處,將全部東西都看在眼裡。
但是誰知道這個年輕的小夥子直接拒絕道:“客官,真的很抱歉,武氏賓館的第四、第五兩層是不對外開放的。”
武大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