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大宋現在做到了現在做的不過是恰恰相反,這些年你們在做的是,對百姓視若草芥、棄之敝履,試問,這樣的國家真的可以千秋萬代”
“你們心知肚明,這樣的國家已經獨木難支,已經日落西山,但為何沒有一個人說,沒有一個人想著改變”
“那麼這到底是誰的錯,是陛下嗎是你們這些大臣嗎是天下所有的百姓嗎”
“不,你們都沒錯。錯就錯我們用錯了方法。”
武大郎說到這邊的時候,徽宗的神色才有所緩和,他還以為武大郎瘋了,後面要罵他昏君來著,沒想到來了個轉折。
武大郎當然沒瘋,雖然這一切都是大臣跟皇帝的錯,但顯然這話不能當著大臣與皇帝的面罵,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讓他陷入危險。
所以,武大郎換了一種說法,前面不過是開胃菜,調動所有人的胃口而已。
而後面這些話才是他要說的根本。
“國家把手伸向百姓,因為國家沒錢,國家無計可施,這是一個惡性迴圈,是一步一步將大宋推向深淵的惡疾。”
“那麼,為何我們不思考一下,為何國家會沒錢剛才我就說過了,就算是盛唐時候,唐朝經濟都不及我大宋,為何我大宋卻過得比唐朝艱難”
“那麼,我們的錢究竟去了哪裡”
“對於此事,我特地找李尚書瞭解過,也知道這些錢究竟去了哪裡。”
李綱一臉懵逼,武大郎這不是在睜眼說瞎話嗎武大郎哪裡有向他問過這個問題
“錢的去處有兩個,第一個便是軍隊。”
“軍隊問題,我也找管尚書瞭解過了,知道了其中的一些情況。”
管師仁一臉懵逼,武大郎這不是在睜眼說瞎話嗎武大郎哪裡有向他問過這個問題
“軍費每年都要財政收入的七成以上,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數字,自然給國家增添了許多負擔。”
“但問題是,為何每年的軍費如此之多,士兵的戰鬥力卻遠遠沒有提升呢”
“歸根結底在於濫竽充數。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軍隊要的是精兵強將,而不是老弱病殘的濫竽充數。”
“所以,我的建議是裁軍。”
“軍費支出過多,在於軍隊人數過多,將這些老弱病殘裁出軍隊,有幾個好處。”
“第一,最直觀的好處就是軍費減少了。”
“第二,便於管理、訓練,一支軍隊不是生來就可以打仗的,它需要不斷的操練,而老弱病殘的隊伍,只會拖累軍隊,影響士氣。”
“第三,退伍下來的那些士兵便可以好好的耕作,這樣稅收雖然降低了,但多了一批收稅的人,這無疑又是一個收入。”
“第四,軍隊戰鬥力顯著提升,一旦戰爭,便不會吃敗仗,不會吃敗仗,便不會花費更多的錢,同樣節省軍費。”
“所以,裁軍一事勢在必行,軍隊戰鬥力提升,國家支出減少,如此兩全其美的方法,陛下覺得如何”
武大郎最後來了一個反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