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瞬間瞪大了眼睛,失聲道:“西夏!!”
李勝英笑著說道:“太尉果然是聰明,一點就通。沒錯,就是西夏。”
“西夏、遼國、大宋互相接壤。一時間誰也不敢大動幹戈。到時候,恐怕會讓人坐收漁翁之利。”
“但如果大宋內部出了問題,而西夏與遼國事先謀劃,到時候一起出兵伐宋,我想大宋恐怕會應接不暇,首尾難顧。”
聽到這邊,高俅的臉色已經有些凝重,如果這事是真的,那大宋十有八九是擋不住兩個國家的進攻。
但這個訊息是真的嗎?
於是高俅便問道:“王子,不知此事你是如何得知的?”
“遼國有派使臣到高麗,跟國王談論了一些事情,這其中就有這個訊息。”
“遼國希望我高麗叛出大宋,然後參與這次戰爭。畢竟,我高麗與遼國接壤,如果遼國在進攻大宋的時候,我高麗突然對遼國用兵的話,遼國也肯定會自亂陣腳。”
高俅突然覺得此事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了,他沒想到,這些國家在暗地裡居然有這麼多往來,可笑他大宋的一些官員還在互相攻擊。
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了,高俅也索性豁出去了,繼續詢問起來。
“那不知高麗對此事是什麼態度?”高俅再次問道。
李勝英臉上露出一絲嘲諷:“我高麗原本不想參與這次戰爭,不會幫遼伐宋,也不會幫宋攻遼,只是打算堅守自己的領土就好,但武大郎欺人太甚,我回去之後肯定要稟明國王,國王也肯定會咽不下這口氣。”
“到時候,便是三國伐宋。”
“太尉覺得,大宋還能存活嗎?”
高俅有些無力癱在椅子上,三國伐宋,大宋真的命數已盡了嗎?
李勝英看著高俅繼續說道:“太尉,如今敗局已定,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太尉何不跟著加入,到時候太尉也算是大功一件,封王不在話下。”
封王?
高俅有些意動,但終究還有最後的一絲堅守。
叛國,可是會留下千古罵名的啊!!
而李勝顯然不想給高俅太多思考的空間,繼續說道:“太尉,如今以你的境況已經沒有退路了,相信過不了多久,武大郎便會拿你開刀,到時候你會甘心嗎?”
“想想你一輩子為皇帝做了多少事?最後還不是落下一個卸磨殺驢的下場。”
“現在不一樣了,只要太尉配合我們,這大宋大好河山,有你一塊。到那時候,豈不是逍遙自在。”
“太尉或許怕背負罵名,不過太尉你應該知道你們大宋有一句話這樣說來著: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想想那唐太宗,殺兄奪位,最後不還是受百姓稱頌。”
“所以說,很多事不是表面上想的那樣,太尉或許可以換一個思路,太尉這是在解救大宋的子民,到時候,百姓脫離苦海之後,第一個想的便是太尉你啊。”
“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太尉好好考慮吧。如果你想通了,便給我送日行千犁與織織不倦,讓我也明白太尉的心思。”
李勝英說著便站了起來,轉身欲要往門外走去,不過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又開口說道。
“對了太尉,如果你不想加入也就算了,但我勸你還是別把這件事告訴陛下,即使跟陛下說,只怕陛下也不會相信,到時候還弄得你裡外不是人。”
李勝英說著向門外走去,大廳裡只留下高俅一個人靜靜地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