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又一個的大臣出來彈劾,然後又有一個又一個的大臣跟著起鬨附議,現在大殿的局勢完全演變成了所有人圍攻武大郎。
對於這種現象武大郎自然知道,這些人無非就是想圍魏救趙而已,只要打倒他,那麼自然就沒人彈劾王黼,王黼繼續擔任主考官的事也就水到渠成。
徽宗聽完這些彈劾都是一陣頭大,這麼多彈劾,要解釋起來真的很麻煩啊。。
看著所有人都平息下來之後,全部一臉看好戲一樣的看著自己,武大郎無所謂的吐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都說完了吧,說完了就我說了。”
“首先對於薛大人的彈劾我只想說,我之所以能出入大殿乃是陛下之前恩準,薛大人要是不信可以問陛下,此事我不多做解釋。”
“至於張大人彈劾我殘暴不仁這個問題,我只想說,對一個有不臣之心的李彥,我如此做有何不可?我乃監察禦史,我時刻監督著百官言行,兢兢業業,從未懈怠,當我知道李彥有不臣之心之時,當然是想著如何消滅他,這也是為陛下的安危著想,請問諸位大人,陛下的安危如此不值得重視嗎?我難道做錯了嗎?”
“你們這些大臣,整天就知道屍位素餐,我武大郎糾察亂臣賊子卻被你們如此構陷,你們所作所為實屬讓我心寒,你們當初如此袒護李彥,我倒想問諸位,你們是否也想如同李彥一般,有謀害陛下之心?你們的這個態度我真的很懷疑你們是否就是李彥的同夥。”
所有大臣心髒一跳,這個帽子實在太大了,但他們也是敢怒不敢言,他們確實因為李彥的事彈劾過武大郎,但是誰會想到李彥最後居然會毒害陛下,然後一下子就變成了他們的錯。
現在武大郎居然說他事先就發現了李彥有不臣之心,這他們也不知道,但也不敢反駁,只能承認武大郎之前確實是知道,那麼武大郎對李彥無論做出什麼事,都不能被彈劾了,因為那是為陛下的安危著想,是師出有名的。
所有大臣頓時啞口無言,而且全部還被武大郎當面罵是屍位素餐,他們實在是氣啊。他們現在終於體會到為什麼王黼會這麼生氣了,實在是武大郎這人太可恨了。
王黼看著其他大臣氣憤的樣子,他的心裡好像還有那麼一點...開心,心裡一下就平衡了許多。。
徽宗看著武大郎把所有人都懟得大氣不敢喘一聲,別提有多解氣了,心裡莫名的都有點崇拜武大郎了。
武大郎掃了一眼所有人繼續說道:“最後說到我獻媚陛下這一說辭,你們可真會亂扣帽子,我送畫只不過是像王黼王大人一樣,讓陛下幫忙鑒賞而已,你們難不成覺得王大人也是獻媚之徒?至於給陛下送女人,那可不是我送給陛下的,只不過陛下微服私訪自己看上的美人,虎妃與陛下情投意合,又豈是我送的。”
“如果我有意獻媚陛下,我倒想問問諸位大臣,為何我依然還是一個七品監察禦史,難道我的獻媚這麼不入陛下法眼嗎?這一切不過都是你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武大郎堂堂正正又何來獻媚一說。”
“你們別急著反駁,我也沒空搭理你們,我現在要正式彈劾禦史中丞王黼。”
這些大臣本來還想說話,但是武大郎說他要彈劾王黼就本能的楞了一下。
而這個時候,武大郎才嚴肅地看向徽宗,朗聲說道:“臣監察禦史武大郎彈劾禦史中丞王黼勾結李彥,毒害陛下,有不臣之心。”
武大郎話音一落,大殿之內鴉雀無聲,全部瞪大了眼睛,他們不敢相信自己耳朵聽到的東西,但安靜只是那麼一瞬間,隨即滿朝文武,盡皆嘩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