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李綱抹了一下眼角的淚水對武大郎說道:“讓武大家笑話了,一時沒忍住。”
武大郎此刻也是有些肅然起敬,像李綱一直默默奉獻的人或許就缺少這樣的一種肯定。
李綱將紙張放下之後說道:“武大家來了這麼久了也沒好好招待,是李綱失了禮儀,請武大家跟我來,我們一起煮茶暢談一番。”
武大郎嘴角一扯,對於暢談,他是拒絕的,暢談就意味著他又得吹牛逼,又得裝大能者的樣子了,不然人設又得崩。。
但這樣是要死很多腦細胞的啊。。
不過武大郎也沒辦法,他初來乍到還得靠李綱,這就是所謂的人際交往,人際交往可是很重要的,這直接影響到以後他是得道多助還是失道寡助。
李綱作為起居郎,記錄皇帝言行的官員,還是很有文化氣質的,選個喝茶的地方都是如此的文雅。
這是一個湖中小亭子,亭子叫...聽雨軒。
李綱給武大郎倒了一杯茶之後說道:“武大家,對於剛才的事我要向你道歉。”
武大郎有些莫名其妙:“道歉?道什麼歉?”
李綱:“其實剛見面的時候我是有點懷疑你的,我以為你是別人冒充的。”
武大郎:“原來是這事啊,這不怪李大人,畢竟我看起來可不像什麼大家。”
李綱也是認真地點頭:“確實,武大家實在是太年輕了。有如此文采,有如此書法造詣當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武大郎撇了一下嘴,心裡暗暗想到:我要再露一手畫技,你怕是會懷疑人生。。
武大郎謙虛地說道:“這些都只是小道兒,只不過是修養身心的小玩意兒,人還是要多做實事,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就是這個道理。”
李綱感慨道:“武大家不愧是武大家,言行舉止之間都充滿了人生哲學。”
武大郎拿起茶杯,微微抿了一口茶,笑而不語,但心態快爆炸了:李綱,李大人啊,你能不能主動一點,我快編不下去了。。。
李綱就像是聽到了武大郎的心聲一樣,變成了一副求學的模樣,求問道:“在信中安世有提及武大家對如今這局面的一些看法,但信的篇幅有限,安世並未細說武大家的治國之論,武大家可否再說一次。”
武大郎微微沉吟著,內心實則欲哭無淚:我也忘記了我當初說了一些什麼啊...
那些長篇大論的即興表演武大郎怎麼可能想的起來。當然,即使想起來武大郎也不會說的,因為作者不肯寫,這根本就是複制黏貼水字數好嘛。。)
武大郎想不起來那麼長的話,但武大郎豈會被這小小的困難難住,馬上裝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說道。
“所謂好話不說第二遍,我說過的話不會重複再說。但是,我這有一言,更勝千言萬語。”
李綱本來有些失望,現在聽到武大郎說有一句可以勝千言萬語的話,這還了得,趕緊拱手微微一拜:“求武大家賜教。”
武大郎看向湖面,緩緩說道:“國之危已,在於綱也。鹽綱、茶綱、生辰綱、花石綱,諸如此綱,百姓大動肝火,天下大動幹戈。”
武大郎說完,拿起茶壺,默默地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拿起茶杯在嘴邊微微吹著。
李綱在一邊聽得目瞪口呆,嘴裡喃喃說道:“果然是一言勝過千言萬語啊。武大家不愧是武大家。”
李綱說著站了起來,然後深深地彎腰一拜:“綱執弟子禮,謝過武大家傳道解惑之恩。”
武大郎嘴角微微一扯,有些不好意思受這一禮,不知不覺,又裝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