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形容十四爺一點都不為過。只是不知為何十四爺要告訴我這麼多,我與十四爺怎麼突然便成了這相談甚歡的友人了。”嫿燕笑著問道。
十四爺側過頭瞧一眼嫿燕,嫿燕此刻清微淡遠,一副笑傲風月、雲淡風輕的模樣,讓人移不開眼,不是愛慕,只是羨慕,羨慕她可以那麼淡然處之,彷彿一切都在她的意料之中卻又怡然自樂,明明她該同若曦一樣思慮萬千,可眼前的她卻是讓人看不透的複雜。“你很不一樣。如今這個宮中再也找不多可以說話的人,而你卻是唯一的例外。我想,若不是因為八哥九哥,我同你也該會同若曦一樣,互為知己。”
“不會的,也許有一日十四爺會後悔今天說的話。”嫿燕看著十四爺眼眸中帶著堅定說道,因為從一開始嫿燕就是四爺的人,無論如此同十四爺很難是朋友,除非等一切塵埃落定,可那時也許四爺不會留下十四爺,同樣也會留不下她。
“也許吧,誰知道呢。今日還是多謝你聽我說這麼多話,嫿燕,無論大家變成如何模樣,我都希望你依舊是這樣寵辱不驚、悠然自得的人。”十四爺真誠的說道,嫿燕對其一笑微微點著頭。
嫿燕看著十四爺離開的背影,自嘲一笑“悠然自得,那裡會有這樣的人。”說罷搖搖頭離開。
翌年,康熙六十一年,正月,除夕夜,嫿燕離開晚宴,獨自一人往梅園走去,走了不久便停下腳步,拿著宮燈轉頭看向身後的人,原本以為是哪位爺,卻不成想是弘歷,弘歷看著嫿燕轉身,便急忙跑上前眼眸閃閃的看著嫿燕,嫿燕微微一愣,弘歷卻對其一笑,如今闊別半年,弘歷又長高不少,也許在等幾月眼前的孩子便比自己高大。“姑姑,你怎麼一個人往這裡走?”
“姑姑待著無趣便出來散散心,你怎麼出來了?身邊怎麼也沒人陪著,皇宮這麼大,若是走丟了還要大張旗鼓的找你,到時候你皇爺爺知曉該不高興的。”嫿燕板著臉訓斥道。
弘歷撒嬌的對嫿燕道“弘歷是看到姑姑一個人才不讓奴才們跟著著,我想著只要跟住姑姑便不會有事,而且弘歷也是擔心姑姑嘛!”
“算你說的有理,姑姑大人不記小人過。走吧,陪姑姑去前面的亭子待會吧。”說罷弘歷重重的點點頭,伸出手接過宮燈拉著嫿燕的手便走,嫿燕看著兩人相握的手心,嫣然一笑。
說是亭子倒不如說是個小暖閣,平時是供後妃們賞花走累時休息的地方,如今正值冬季,此亭內都燃起了炭火,亭口都安置了厚重的簾子阻擋著風雪。弘歷將宮燈放在地上,便拽著嫿燕走到爐火旁暖手,一臉認真的拉著嫿燕的手烤火“剛才弘歷就覺得姑姑的掌心怎麼這般涼,可要多烤會暖和暖和在出去。”
“來的路上忘了暖爐,不過弘歷的手很溫暖,倒是當得上暖爐,不如一會姑姑就拉著弘歷的手,讓弘歷為姑姑取暖吧。”嫿燕打趣的說道,卻不想弘歷卻是認真的聽進去了。
“姑姑放心,日後弘歷就當姑姑的暖爐!這樣姑姑的手就再也不會凍的冰涼了!”嫿燕看著弘歷鄭重的樣子,心中一股暖流劃過,這樣的冬季明明冷了的心卻暖了起來。
待弘歷覺得嫿燕的手暖和起來時才拉著嫿燕坐在一旁的軟椅上,弘歷自己坐了會有些好奇,便松開手自己打理起這個小暖閣,嫿燕看著弘歷孩子氣的樣子很是有趣“瞧什麼這麼認真,不給姑姑暖手了?”
“姑姑的手已經暖和了,弘歷只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亭閣。”弘歷回道。
“這是你第一次入宮吧?”嫿燕問。
弘歷回頭點頭,步到嫿燕面前興致勃勃的說道“弘歷之前從未見過皇爺爺,只在書畫上瞧見過,今日一見皇爺爺當真是威風凜凜,弘歷小時代誦讀皇爺爺的史書,就感覺皇爺爺是個特別高大威猛,足智多謀的智者,以後弘歷也要學著成為皇爺爺哪樣聰明才智之人,好為國效力!也不當辱沒我這名字。”弘歷很有壯志的說道。
“你喜歡你的名字嗎?”嫿燕笑著問道。
“我很喜歡弘歷這個名字,阿瑪說是一位與我頗為有緣的姑姑起的名字,據說我的命還是她救的,若是沒有她便沒有今日的弘歷。”說完又從衣擺中拿出當初嫿燕送的玉牌給嫿燕看“這個玉佩就是那位姑姑送給弘歷的,只是弘歷還未見過她,改日定要問問阿瑪是何方神聖,弘歷定要好生感謝!”
“你要怎麼謝她?”嫿燕問。
弘歷歪頭想了想“她想要什麼,只要是弘歷可以給得起的,弘歷一定都給她!畢竟救命之恩,要湧泉相報。姑姑也救過弘歷,姑姑想要什麼?”
嫿燕感嘆一笑,伸出手拉住弘歷,看著弘歷明亮有神的樣子“姑姑什麼都不要,只要弘歷健康長大,成為頂天立地的好男兒,同你的皇爺爺、阿瑪一樣氣宇軒昂、博古通今、鐵骨錚錚!”
“弘歷一定會的!不會辜負姑姑的期盼。還不知那位姑姑想要什麼,會不會同姑姑一樣呢。”
嫿燕輕輕拍拍弘歷的肩膀“一樣的。弘歷,回去便不要問你阿瑪了,若是有緣你就會知道她是誰了,問了便失去了你們緣的意味了。”弘歷雖然不認同但是還是很聽話的點點頭,嫿燕莞爾一笑。
弘歷看著嫿燕的笑容呆愣片刻“姑姑,你怎麼會笑的這般好看!姑姑,日後弘歷可以娶你為妻嗎!弘歷不願別人也看到這麼好看明媚的姑姑,想要將姑姑納為己有!”
嫿燕聽聞愣了一會,然後便忍俊不禁的看著弘歷“這麼小就知道娶妻了!還當著姑姑的面,要將姑姑佔為己有,姑姑可是很金貴的,弘歷可要不起姑姑。”
“弘歷不小了。姑姑,若是有一日弘歷可以娶姑姑,姑姑可不可以嫁給弘歷!”弘歷認真的問道。
“好呀。”明明是童言無忌,可是看著弘歷認真的眼神嫿燕的心不由得微微一動,一個快十一歲的孩子,一個三十歲的大人,誰會當真,誰又會忘記,一切都不知道。
康熙六十一年,四月,十四爺胤禎離京再赴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