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寒參演的電影誒!想想他演過的那些電影電視劇,這次應該也不錯吧?
口碑就是這樣攢下來的。
《孤影獨狼》的投資成本並不高,大部分都花在了場景和道具上面,而宋清寒和梁榮都只是酌情地拿了一些片酬,跟姜淩簽的也是票房分成合同。
作為自己電影的投資人,姜淩對《孤影獨狼》的質量其實是很有把握的,但是礙於題材方面的原因,他也明白,《孤影獨狼》的票房大概並不會很高。
《孤影獨狼》有點兒太現實了,宋清寒精湛的演技更是將這種現實無限地進行了放大。就像是將現在社會上那種表面的繁華揭開,露出了掩蓋在欣欣向榮之下的膿瘡毒瘤。
這種感覺對於想要在電影當中尋找快並不美好。
十一月三日,電影城。
出乎姜淩意外的是,大部分影院給《孤影獨狼》排的排片率雖然不高,但也不低,達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這對於這麼一部有些小眾冷門的電影來說,已經算得上是一種特別高的待遇了。
而楚氏集團名下的影院就更加出奇了,第一天給的排片率就是百分之三十,幾乎是把《孤影獨狼》當成一部小爆紅的片子來對待了。
本來楚氏集團名下那些影院的負責人只是半信半疑地給《孤影獨狼》排了場次,可是當電影真正上映的時候,他們才發現,自己可能還是小看了宋清寒的號召力。
“請問《孤影獨狼》午夜場的票還有嗎?”
“對不起,午夜場已經賣完了,接下來還有一場三點鐘的場次,請問您需要嗎?”
“三點鐘?好吧,要五張。”
“好的,下午三點鐘《孤影獨狼》的票,請您拿好……”
《孤影獨狼》幾乎是一上線,排出來的場次就差別坐滿了人。
這在一個非節假日的時間點而言,幾乎是不可能的存在。
然而,它現在就這樣出現了。
其實這種現象是有跡可循的。姜淩的執導能力自不必說,梁榮作為男二號,即使不紅也有著一群固定的粉,而宋清寒更加不用說了,他本身就是一個變數極大的存在。
他最恐怖的不是他擁有活躍又捨得的粉絲,而是擁有那些並不是他的粉,但是曾經看過他的作品的路人的“偏愛”。
他從《第七個人》爆紅開始,所出演的片子,不管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幾乎每一部都算得上是精品佳作,久而久之,這種累積下來的口碑就全部潛移默化地轉變成了一種潛意識的想法:宋清寒演的都是好片子。
這種潛意識的想法在平時並不明顯,但是當人們在看電影的時候需要在幾部作品當中做出抉擇的時候,這種潛意識就會促使很多人偏向於去看有著“精品佳作”保證的宋清寒出演的片子,而不是別的片子。
而且在《孤影獨狼》上映之前,宋清寒和梁榮都有著別的作品出世,尤其是宋清寒,他所參演的《權戒》在當時風靡一時,熱度幾乎持續了一年,出於愛屋及烏的心情,大家在看見《權戒》當中的演員有新作品上線的時候,也會悄摸摸地伸出一隻jio,試探性地碰一下——
在這麼多可以說是偶然的,必然的條件綜合之下,《孤影獨狼》的票房成績可以說非常出色,第一天就達到了差不多六千萬的地步。
然而,這第一天的票房其實都是演員們還有導演的鐵杆粉以及宋清寒和姜淩兩個人的口碑所吸引來的路人們給攢下的,接下來幾天,才是真正檢驗《孤影獨狼》質量的時候。
院線方面也沒想到《孤影獨狼》第一天上映居然會有這麼好的成績,但是他們很快又考慮到宋清寒和姜淩兩個人的影響力,在仔細地探討了之後,還是決定先按兵不動,看看第二天的票房怎麼樣再決定要不要新增排片率。
但是到了第二天,院線方很快就後悔了。
對於一部小眾的片子來說,第一天就取得六千萬的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總不能每部刑偵片都能像《第七個人》一樣創造出一個奇跡吧?要是這樣的話,那《第七個人》之後湧現出的那麼多刑偵片,怎麼就沒有一部翻出水花呢?
院線方知道每隔幾年就會有一部大爆的電影出現,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次爆的,居然又是刑偵片!
不,這種說法對,也不對。
應該說,這次爆的,居然又是宋清寒參演演出的刑偵片!
院線方們到了現在才恍然想起,宋清寒雖然演過的電影不多,但是人家演過的每一部電影都是票房口碑雙爆的好電影啊!
他們這次怎麼就沒有像楚氏旗下的影院線一樣,機智地給《孤影獨狼》多排一些場次呢!
而且他們在上映第一天結束的時候,明明有機會增加排片率的,可是就是因為特麼的謹慎!沒有加!
院線方心如刀割地看著楚氏集團旗下的兄弟影院們歡快地開放著排片率,彷彿看見了嘩啦啦的鈔票從自己的口袋裡源源不斷地流入了楚氏集團的口袋當中。
心痛,心絞痛。痛到想要哭唧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