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周太醫是成武帝的心腹,雖忠於肅王,卻不可能喜歡這位明家出身的王妃,這些時日和他說話,也探出他眼中只有王爺,對這位王妃並無多少恭敬,所以也並不太忌諱。
當然她行事謹慎,這也是在她試探了兩個多月之後,說話才態度明顯起來的。
周太醫看了一眼在旁服侍的阿婭,阿婭領會其意,便道出去給姑娘煎藥就退了出去。
周太醫這才笑道:“嬤嬤,若是王妃娘娘的意思,我也不會定時過來給淩姑娘看診了。”
“只是王爺這些時日軍務十分繁忙,顧及不了內院太多事情,讓嬤嬤和淩姑娘住在這裡也是為了護嬤嬤和姑娘的周全,還望嬤嬤和淩姑娘不要多想,當體諒王爺的良苦用心。”
頓了頓,又道,“其實不單止是表姑娘和嬤嬤,這隔壁院子裡住著的可都是太後娘娘和承恩公府給王妃娘娘送過來的嬤嬤丫鬟乳孃,她們從京城被送到北地,可是卻連王妃娘娘的面都沒見著一面,就被關在這裡了。王妃娘娘,怕是連她們的存在都不知道。”
林嬤嬤聽得心頭一跳,她在宮廷日久,見得多想得也多,立時便從周太醫的話中品味出了潛在的意思。
這位王妃娘娘現在怕是已經完全被王爺握在了手心,早已跟外面切斷了聯系。
王爺對她,果然只是權宜之計,想來現在對她“寵愛有加”也是因為形勢所需,做給人看的。
她的心踏實了下來,不過想到這位明氏腹中的孩子,就道:“多謝周太醫安老婆子的心了。不過周太醫,王爺年紀已經不小,之前卻一直尚未成親,膝下空虛,所以王妃娘娘的這一胎對王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您是杏林高手,此時王妃娘娘已有九個月的身孕,不知周太醫可診出王妃娘娘腹中,是位小郡王,還是小郡主?”
周太醫看了一眼林嬤嬤,似頗有深意地笑道:“是位小郡王。”
林嬤嬤和床上的淩妱面色都是一僵。
林嬤嬤喃喃道:“小郡王,小郡王嗎?”
不過她很快就調整神色,對周太醫慈和笑道,“不管怎麼樣,先帝和先皇後娘娘知道王爺有後,總是一件好事。只是明家,唉,王爺的嫡長子竟然是出在明家女子腹中,怕是先皇後娘娘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周太醫看了一眼床上頗有些失魂落魄的淩妱,心中冷笑,但面上卻是不顯,只勸道:“這,嬤嬤也不必太過慮了,這皇家的事,我也見得多了,說嫡不嫡的,歷朝歷代以來,就是太子妃誕下的皇子,但在太子登基之後若未能得封為皇後,那孩子也算不得是個嫡。”
林嬤嬤嘆息了聲,道:“到底是王爺的長子。周太醫,王爺他,對這孩子可期待?”
周太醫搖頭,道:“嬤嬤,這我可就不敢妄言了,您當知道,王爺的心思向來難測,我們做屬下的,只需聽命行事即可。不過無論如何,嬤嬤和淩姑娘都不必太過擔心,王爺行事向來自有章程,想來所有事情都在他的計劃之中。”
“查清楚了嗎?”書房中,趙鋮問下面跪著的黑衣人道。
“回稟王爺,屬下已經查明,林嬤嬤是以家中兒媳生産為由離開的王府,至於淩姑娘那裡,舊年年底,淩家二房以接她們母女去淩家過年為由接走了淩大夫人和淩姑娘,此時淩大夫人仍寄居於淩家二房。”
“另外屬下查得,自淩姑娘入京之後,就與淩太妃過從甚密,就是林嬤嬤,在淩姑娘入京之前,與淩太妃並無來往,但因著淩姑娘,林嬤嬤對淩太妃的態度已有改變,甚至在宮中還助過淩太妃數次。”
前面那些也就罷了,但聽到最後面那句,趙鋮的臉色明顯的沉了下來,重複道:“在宮中助過淩太妃數次?她如何有這本事在宮中助那淩太妃?”
黑衣人額上有些冷汗冒出來。
他道:“回稟王爺,林嬤嬤是先皇後身邊的老人,當年先皇後安插在各宮的人脈,有不少都掌在林嬤嬤手中。有些,有些還是當年淩家培養的人。”
林嬤嬤是在淩皇後未嫁入宮中,尚在淩家之時就服侍淩皇後的,她是淩皇後的心腹,又被淩皇後安排照顧趙鋮,當年淩皇後過世,趙鋮不過六歲,淩皇後安插在各宮的人脈,當然沒有直接交給趙鋮,而是留給了林嬤嬤和女兒昇平大長公主。
這些趙鋮都知道,但他手上握有他父皇成武帝給他留下的更廣更深的釘子,而且林嬤嬤一向對他忠心無貳,所以他也就未太過在意那些,或者說原本也還沒有到要清理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