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勝得到陸明的命令,急匆匆的挑選了精銳騎兵,火速朝著前線推進。
而陸明則是指揮裝甲騎兵營,第一營,炮兵第二營,突擊警衛連則是以最快速度行進。
當然這些部隊雖然有戰馬、腳踏車等提升速度,但是他們整體速度只是比步兵快一些而已。
這些部隊是無法和真正機械化部隊相比的,所以他們想要趕到晉南戰場,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此時在中條山這裡,激烈的作戰展開了。
針對小鬼子的攻擊,守軍是在中條山展開了弧形防禦配置。
第五集團軍下屬的第三軍,17軍,80軍主要防禦中條山西部。
14集團軍下屬的15軍,43軍,98軍主要防禦中條山北部。
而第九軍部隊,則是主要防禦中條山東部。
七個軍部隊承擔防禦作戰任務,同時還有一些部隊部署在太嶽山、太行山策應作戰。
只是小鬼子對這次作戰十分的重視,他們是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就拿整個中條山北線防禦來說,這裡是有14集團軍的三個軍。
表面上來看,15軍,43軍,98軍兵力不少。
可是他們要面對的是北線日軍41師團,獨立混成第九旅團。
同時還有東阿避險的33師團,獨立混成第三旅團!
這兩路日軍部隊是超過五萬人的,算上配屬的偽軍,至少有六七萬兵力。
而且他們是有航空兵、裝甲兵協助作戰的。
反觀這三個軍部隊,雖然表面上是歸屬一個集團軍指揮的,但是都是臨時加派的。
43軍是晉綏軍,這是閻老西的部隊。
晉綏軍戰鬥力如何,晉省作戰已經是有了表現。
抗戰開始的時候,板垣徵四郎指揮半個師團,就橫掃晉省無敵手。
而且晉綏軍可是有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哪怕他們暫時劃歸到14集團軍,歸屬14集團軍指揮。
但是別說14集團軍的總司令了,就是現在代理指揮作戰的總長何敬之,都很難調動他們。
他們的眼裡只有閻老西,而閻老西目前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儲存實力。
所以此時面對小鬼子打擊,43軍是在堅守,可是他們不會堅守太常時間。
讓他們拼光家底,從閻老西到這些軍官們,沒有人會答應的。
而且目前小鬼子和閻老西態度是比較模糊的,他們也不會對晉綏軍部隊下死手。
至於15軍,這是14集團軍劉總司令的起價部隊,其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鎮嵩軍。
這支部隊完全是半個土匪武裝,是劉總司令哥哥一手帶起來的部隊,名聲很差。
好在劉總司令接手後,情況有所改觀,而且劉總司令也是有著堅定的作戰決心。
但是奈何他們實力有限,戰鬥力不是很強的。
最後一個98軍,是陝軍出身,他們是因為一些原因,處處被打壓,戰鬥力一般。
整個中條山區域,這些部隊雖然多數都是歸屬到嫡系部隊。
可是他們只是嫡系部隊裡面的旁系,與真正黃埔嫡系部隊是無法相比的。
要是真正算起來,也只有駐守在中條山東部的第九軍算是黃埔嫡系部隊。
他們在晉省也是打過不少硬仗的,忻口會戰,其軍長與下屬五十四師師長共同陣亡在前線。
他們是能打硬仗的部隊,只是接連作戰,實力消耗很大,補充新兵很多,戰鬥力是下降很多。
但是總體來說,是比其他部隊好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