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老夫。”蔡邕不由淡淡地說道。對鄧武的脫口而出,大叫自己名字,蔡邕表示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要知道,蔡邕現在雖然被髮配邊疆。但他怎麼說也是當今大儒,名傳海內的存在。知道自己的名字,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哦,原來是蔡邕大家當面,文淵這裡有禮了。”說完,鄧武緩緩的行了一個禮。
“哦,客氣了,要不是文淵剛好路過這裡,說不定老夫今天就要暴屍荒野了。哦,對了,文淵這是去往何處啊?”
“哦,先生,我這次去雁門赴任。前方50裡就是我所帶的家眷和部下了。先生,這又是去往何處啊?”鄧武說完又問道。
“唉,此事說來話長。”蔡邕嘆了一聲之後,緩緩的說道。原來蔡邕就是黨錮之禍,被黨人陷害,被髮配邊疆。
鄧武聽完對著蔡邕說道:“武,此去雁門正好是邊疆,先生就到我雁門去吧!”
說完又對著隨行押送計程車兵說道:“你們帶上同伴的遺體,回去交差吧!如果上官問起就說:‘雁門太守鄧武,負責押送蔡邕一行。”
隨行計程車兵頭領說道:“有勞太守大人,那我等就先告辭了。”鄧武給了一點錢給士兵,說是路上用著買點茶喝。說是一點,其實也有足足的兩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著那幾個士兵走後,鄧武趕緊叫了一個隨行的騎士,吩咐他帶個口信給段珪,並帶上百兩黃金。讓他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段珪,讓他幫忙週轉一下。
鄧武吩咐完,剛轉頭準備跟蔡邕繼續攀交情。
突然!!前面就傳來一聲大喝。
“呔,何方賊子,光天化日之下,敢到官道打劫。”
鄧武聽到大喝之後,吩咐隨行騎士和典韋先不要輕舉妄動,靜觀其變。
不一會兒,一對200餘人的隊伍,把鄧武一行包圍了起來。
鄧武倒不怕這200多人,而是看著這200多人中,有十餘人手持強弓硬弩。
鄧武眼睛微微一眯,心裡想到:“這是都什麼人?強弓硬弩,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的武器。”
剛想到這兒。只見這200餘人緩緩分開,從中走出一個,唇紅齒白的翩翩公子要不是看他臉色蒼白,走路虛浮無力,鄧武還以為這是主角登場了。)
對著蔡邕說道:“仲道救援來遲,讓蔡大家受驚了。”
說完又對著鄧武一行大喊道:“還不快放了蔡大家,我留你全屍。”說完還不忘偷偷的瞄一眼旁邊的蔡琰。
“賢侄誤會了,這位是去往雁門赴任的,雁門太守鄧武,鄧文淵。這次多虧了鄧太守,及時趕到,殺散了山賊,老夫和小女才能安然無恙。”蔡邕趕忙對著這青年解釋道。
“哦,那仲道就在這裡,多謝太守大人的援手之恩了。要是先生在這裡出事,仲道一定會遺憾終身的。”聽了蔡邕解釋之後,衛仲道對著鄧武說道。
“虛偽的小白臉”鄧武心裡想到。
剛剛這小白臉,可是動了殺機的。要知道鄧武雖然來這方世界不久,但是也是開了殺戒的。對殺氣也有那麼一點點敏感。“既然你這麼虛偽,那就別怪我……。”
“舉手之勞而已。路見不平,自然會拔刀相助。這是我大漢軍人的職責,也是我大漢軍人的使命。”
鄧武把‘大漢軍人’四個字咬的重音。因為到現在為止,對著鄧武一行的強弓硬駑也沒有放下。
只見,衛仲道擺了一擺手,圍著鄧五一行的200青壯就解除了戒備。
又說道:“仲道,也非常佩服為大漢守衛邊疆,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邊軍將士。然而某的身子實在是不行,不然也要學一學大漢的‘班超’投筆從戎。”衛仲道又跟衛仲道客氣了,幾句之後。
又對著蔡邕說道:“附近有我衛家的莊園,蔡大家不如先到莊園裡面小休片刻。”
“某就不去了,前方50裡,我大軍就駐紮在那,我要趕過去跟他們匯合。”鄧武拒絕道。
“那我也不去了,畢竟還是帶罪之身。到是讓賢侄費心了。”蔡邕也跟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