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紫玉總歸還是無法任性,再如何的反感,還是要給曇元君一些面子。不過,她也不與那人說話,也失了曬太陽的興致,才躺下沒多久就立刻起身。兩位宮人立刻上前來問。
“公主這是要回屋嗎?”
“多謝曇元君的關心,他不用擔心我會絕食。既然我受了公主的封號,自然也會遵照旨意去錦國和親。若是我有什麼差池,我的家人是第一個不能好的。”即便李立衝再怎麼虛榮,但對自己女兒還是盡心的,李紫玉也無法真的恨自己父親,她也唯有這個親父了。這下她遠嫁他鄉,又怎麼再忍心自己老父沒個安穩的晚年呢。
“公主也請放心,您這一路上在下自當盡心盡力。李大人那邊公主也不用擔心。”阿涼想安她的心,並不都是場面上的話。只是兩人背對著,阿涼無法看見李紫玉此刻的面容,是憂是喜不看也知。他也不希望李紫玉轉過頭來看他,這樣他還能好受些。若李紫玉回頭來看,他才不知如何面對才好。
可是偏偏聞著聲,李紫玉立刻回過頭來,臉色瞬時大變。沒與阿涼目光相觸,即刻快步跑入屋內去。就連身旁的兩位宮女也一時反應不及,沒能跟上。甚至都被李紫玉關在門外。
“公主,是身體不舒服嗎?”
“是否要讓御醫再來看看?”兩人也是焦急,生怕是李紫玉又犯了病,才有驚慌怪異之舉。
這也只有李紫玉與阿涼才明白。是她瞧見辛月盟派來的人正是阿涼,一時驚詫所致。阿涼無法直面與李紫玉,同樣,李紫玉也不知如何面對阿涼。即便她心中原本是有許多話要與他說的,但那人真正站在她的面前,她卻慌了。不知如何是好,神情慌亂之下唯有先躲了起來。
“我沒事。”隔著門,李紫玉辯解道,“你們也不必多想,我只是想一人待著。”
“那……”兩人互相一看,對於李紫玉的怪異反應只當是她性情反覆所致。只是被撩在一旁的阿涼,不知該如何辦,只得向兩位宮女討教道:“兩位姐姐,是否方便……”
“你就在門外守著吧。”還沒等兩位宮人開口,李紫玉命道。阿涼只得傻愣愣站在門外,當根木頭守著。而兩位宮女見相安無事,也樂得清閒,尋個自己的私活去做。
這宮苑之中一下子又靜怡下來,連半點聲響也沒有。甚至還帶著略微壓抑之感,難耐之情。這全是這宮苑中人的感覺罷了,而草叢之中的蟲兒,樹上的鳥兒依舊歡快。
這些自然之聲暫緩了憋悶之情,也引得李紫玉從站立的門後,轉來窗旁去聽那些聲音來。她好奇候著視窗,望著外面的風景。可惜視窗並不寬敞,她幾次移動了身體,差點要探出身去,也未見到那自然景色以外的什麼。
究竟想看什麼,自己內心還是隱瞞不過的。她還是不自覺地想尋找那個身影。只是那個身影十分盡責,依遵了李紫玉的吩咐,老老實實站在門口。離著那視窗還有些距離。李紫玉自然是瞧不見。
但向來保持著大家小姐的矜持,無法讓李紫玉主動開口要求阿涼轉過身來,到窗邊來與她說話。好像有一層無形的繩索,阻礙著兩人的靠近。她知道這道阻隔是需要的,也是必須的。她也怪責自己不該生出任何的念頭來。
看不見想看的景色,李紫玉離了那扇窗,坐在不遠的桌旁。但是總也無意識的將目光飄向那邊。
這實在是難以控制。這也是她從未有過的感覺。她的理智要被情感戰勝了。
最後,她再一次來到窗前,稍稍輕咳了一聲。沒一會兒,窗外有了腳步聲,猶豫又輕緩,只是幾步過後,卻生生停住了。李紫玉依舊無法看見那道景色。但她的心裡卻安穩許多。
不知是她走到窗前的動靜驚動了那人,還是自己的輕咳聲提醒了他。但總歸是讓自己如願了。
李紫玉深吸一口氣,也不再貼近窗前,反倒依靠在窗旁的牆上。背對著窗外之景。她面對著眼前無人之處,開了口:“沒想到,辛月盟會派你來。”
她的聲音不大,也不敢大聲,只是輕輕柔柔,恰好能讓窗外聽見而已。隔著一會兒,她忐忑著對方是否會有迴音之時,伴著外面的蟲鳴聲,有道男聲回了她:“主上憂心公主身體,希望讓我來相助一二。”
“曇元君怎覺得讓你來,我就會好?”李紫玉輕笑一聲,“反正是死不了的,何必如此麻煩。他怎不怕讓你來,反倒會生出更大的事?”
此話一出口,李紫玉忽然捂住自己的嘴。即便無人能看見她的臉,但也羞紅起來,後悔說出那句話來。
這不就是間接告訴阿涼自己的心意了嘛。
“你可別多想,不過是男女有別,我不想別人生出閒話來。畢竟,這個公宮苑之內都是女子。唯獨你一個男人進來,總歸是不好。”她想要彌補剛才自己的失言,卻有些越描越黑的感覺。
“來之前,我也曾與主上說起此事是有不妥之處。若真要派人來,自當選個女子更適合些。”沒想,阿涼語氣平靜,並無任何波瀾,“只是主上知曉你我相識,想來是覺得這樣比較好說話,好相處吧。”
阿涼說的卻是比李紫玉更委婉、自然。一下讓李紫玉不知該如何相處。
難道他真的當自己是與他普通相熟,或是朋友的關係嗎?那次兩人同被關在黑牢之中,只這一次就生出情感來,確是難以確定。或許,真的是自己在多想、多慮、多情了吧。
這讓李紫玉更覺得自己是在自作多情。尷尬地無法開口再與他聊下去。
沒想,她想斷了這次談話之時,窗外又出了聲。
“我知道李小姐是為這此和親代嫁之事苦惱,才生出憂愁病的。”阿涼沒有再稱呼她公主,依舊用之前的稱呼,這讓李紫玉精神一振。“但小姐應該不是個只顧小情而忘大義之人。此事已非是個人之事。小姐自小熟讀詩書,知明理曉大義。定能理解蒼王陛下的決定。”
喜歡逐凰記請大家收藏:()逐凰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