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天,鄒恆就讓人給周安帶信了,說明天一早七點就動身,大家在博物館門口碰面。
第二天一大早,周安六點就到了博物館門口,饒是如此,博物館門口已經有人比周安來的更早。
等鄒恆幾位考古專家來了,人到齊,他們就一起就去了考古的地方。
這次考古的地方,是在一個山裡。
到了地點,上山自然是隻能兩條腿走路了。
周安一直跟著鄒恆慢慢地走著,和鄒恆同行的還有博物院的吳副院長和方教授,除了他們三位年紀大了點,其他的都還年輕,雖然年輕,但都比周安大上許多。
這裡常年都沒有人走,所以一路都不好走。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到了傍晚才算是走到了地方。
眾人選了一個比較平坦的地方,落了腳,因為來之前準備充足,所以也不顯得倉促。
大家互相忙起來,很快就有帳篷搭起來了。
周安也和別人一樣,忙著把帳篷整理好,還有人在支鍋燒晚飯。
這晚飯也簡單,弄點山泉水,再放些麵條,這簡簡單單的一大鍋麵條就煮好了。
除了白水面條,他們還帶了滷製的小菜,麵條配幾盤小菜,這晚飯就算解決了。
晚飯過後,這火堆上就架起燒水壺,雖然是在野外,這洗洗擦擦還是有必要的。
周安還給老師、吳副院長和方教授,一人倒一杯茶水。
三位老人在帳篷裡聊著,而其他人無聊,就在帳篷周圍散步閒聊,有的人卻在火堆周圍烤火。
走了一天,每個人都很累,等熱水燒火,大家洗洗擦擦,就早早的休息了。
第二天起來後,大家吃過飯,就等著三位教授安排工作。
“我們先去看一看,如果的確有考古價值,那就跟上面彙報一下,讓他們再派人和裝置過來!”鄒教授說道。
“可以!”吳副院長也說道。
這個時候,周安只能在旁邊看著了,具體的考古方案,他根本插不上嘴。
之前方教授來過這裡,具體地點只有他知道。
當得知還有兩個鐘頭的路程後,鄒恆和吳副院長都笑了。
吳副院長說道,“那還等什麼啊,大家把東西收一收,一起去看看吧!”
吳副院長原本還以為上山還要兩三天呢,聽說是隻有兩個鐘頭,那今天不就能到地點嗎。
“哈哈……”幾個人都笑了。
他們要去的墓地是在山裡的一個山洞裡,進洞前的一段路不是很好走,因為山洞前有一個山溝。
雖然進山的路,對鄒恆他們三位老年人來說有些危險,但對年青人也不簡單,因為他們身上還揹著大大小小的揹包,裡面裝了一些乾糧和水,還有帳篷。
而周安年紀最輕,所以他揹著很大的揹包,裡面裝的都是考古要用到的一些東西。
很快,兩個鐘頭過去了,在中午十一點半的時候,他們一幫人,就到了古墓洞穴前的山溝了。
前面幾個人在山溝周圍觀察了一下,又從上面往山溝裡看了一眼,這山溝還是挺深的。
周安一幫人坐在上面休息一會兒,畢竟一路走過來不容易,挺累的,得休息一下恢復體力。
因為要準備下山溝,所以也就不做飯了,從包裡往外掏些乾糧,中午只能簡單對付一下。
吃過了,休息半鐘頭後,周安和另一個年輕人打頭陣,準備下到了山溝底去。
還好上面有一顆老樹,於是周安用兩條繩子固定在這一棵大樹上。
之後周安又砍了一段樹枝,再分成兩尺的一段段樹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