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安的副會長手續辦好後,大家這才討論起掉包的事來。
掉包的這幅古畫價值很高,如果是其他人,郭會長也許就不會借給他鑑賞了,而王志善是這個協會的老人了,而且郭會長也相信他。
所以,王志善就利用郭會長的信任,將這副畫掉包,之前還有沒有這樣的事,郭會長還要回自己藏寶室看看,把之前王志善借過的都要瞧一遍。
大家都知道,以王志善的本事,他是偽造不了這副畫的,說明他身後還有人。
這也是郭會長為什麼放走他的原因之二了,為了順藤摸瓜找出王志善背後的那個人,就要放長線釣大魚。
“這個姓王的背後,是不是有幫手啊。”周安問道。
郭會長點點頭,“暫時是抓不住這個人了,不過總會有露馬腳的時候。”
既然他們掉包了,自然是想換點錢,總有一天會出手的。
一個小小的文玩協會都有這麼多齷蹉的事,可想而知,整個京城的古玩市場是什麼樣子了。
其實別說這文玩協會了,就是博物館裡面,也有隱藏在深處和文物販子勾結的人。
這些人都會和王志善的所作所為一樣,根據真品偽造一個贗品,然後真假掉包,當旅客來博物館參觀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自己所參觀的竟然是假的東西。
有的東西說不定都被掉包十幾年了,也沒人知道。
時間越久,越分不清楚,這博物館裡的人,到底誰是黑,誰是白。
周安當了副會長自然不是白當的,要經常來協會坐坐,別人拿古董來協會鑑定,這些會員得給人家鑑定啊,這是協會收入的來源。
還有什麼古董鑑定活動啊,只要協會聯絡上了,都會從會員裡挑人去參加。
這不,第二天周安來會所,就有人送了一幅畫來鑑定,而韓工正好不在,只能周安這個副會長上了。
這是一幅閻立本的《醉翁圖》。
閻立本週安自然知道,這名頭非常大,他是以人物畫為主,不但如此,他還對建築工程有研究。
閻立本出生於一個貴族家庭,其外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其母是清都公主。
他的畫工也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為紀念建立大唐帝國的武功,李世民就命閻立本繪製其征戰四方時所騎的六匹戰馬圖樣,然後雕刻於石,立於昭陵。即著名的“昭陵六駿”。
還有李世民的太極殿凌煙閣裡,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徵等24名功臣像,都是閻立本所畫。
而鑑定這些古畫,其實是一個很專業也很複雜的。
首先是鑑定古畫在什麼材質上繪畫的。
是紙,還是絹。
書畫所用的材料絹和紙對於書畫的斷代起著一定的作用。
而每個時期的紙和絹都會有不同的特點。
比如元代的絹,一般都比宋絹顯得粗了一些,不如宋絹細密潔白,並且還呈現出稀鬆的狀態。
所以說,材料的判斷,也是書畫斷定年代的一種標準。
還有就是印章的鑑別。
印章的時代特徵與氣息也是鑑別書畫的佐證。
印章的時代氣息可從其形狀、篆文、刻法、質地、印色等方面出來。
而印色有蜜印和水印之分,還有極少出現的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