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神殿,四大阿修羅王如願見到老聃。
“縱覽古今天下,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大到一國,小到一家、一人,似乎都跳不出這週期律的支配。”羅睺對老聃道,“久聞先生的無為治國之道,我等此次前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以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賜教談不上,難為閣下們看得起老聃!”老聃謙遜道,“鄙人才疏學淺,不過略通經史而已,獻醜了!”
“先生過謙了!”羅睺說。
老聃捋了捋鬍鬚,略微沉思了下,說道:“關於如何跳出這週期律的支配,以鄙人之見,即是治大國若烹小鮮,大國者下流。”
四大阿修羅王專注地聽著。
烹製小魚經不起擾動,多擾動則糜爛,與霸權不同,治理國家要清靜無為。
大國者下流,即是大國要如同江海容納百川一樣,為小國的下游。這是一種謙卑的姿態,只有強者,才能謙卑。謙卑和軟弱不是一回事,如同手上沒劍和有劍不用一樣,不是一回事。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老聃說道,“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以道來君臨天下,鬼也不顯示靈效。不是鬼沒有顯示靈效的能力,而是其靈效不會傷人。不只鬼的靈效不傷人,聖人也不傷人。正是因為鬼和聖人都不傷人,所以德俱歸於民。
在民智未開的時代,由於生產力的低下,人們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是被動的,感覺似乎有某種超自然力量在主宰著這一切,所以鬼神觀念是普遍存在的常識。
道是自然規律,老聃以鬼作比喻,指出合於道,鬼的靈效對人就無所傷害。即是合乎自然規律,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相處。
老聃所說的聖人,與儒家關於聖人的概念有所不同,更多地是指賢君明主。
聖人不傷人,即是君主治理天下合於道,以道臨天下,清靜無為,有著神妙的效果。
“以道臨天下者,無為而治,無為則萬物各得其性,隨其性,任其自然,則鬼神無所害。”老聃說,“鬼神不害,自然也。物守自然,則鬼神無所加。鬼神無所加,則不知鬼神之為鬼神也。”
德俱歸於民,天下為公,大道之行也,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最終達致民主。
“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其靜也,故為下。”老聃說,“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於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天下之國能秉持雌的,往往成為天下交匯之地。雌總是能夠以靜勝過雄,因為安靜,所以為天下的下游。所以大國謙卑禮遇小國,則能夠使小國來朝。小國柔弱處下則能夠見容於大國。因此,或透過處下來使小國來朝,或透過處下而見容於大國。
牝和牡,或者說是雌和雄,在老聃的學說裡更多地是指兩種不同屬性的力量,以乾坤為象徵。牝即坤,以靜、柔為特點;牡即乾,以剛、強為特點。在老聃看來,柔弱勝剛強,比起剛強,柔弱是一種可以持續得更長久的力量。
水就是柔弱力量最好的例證,抽刀斷水水更流,水沒有固定的形態,看似柔弱,實則強大到沒有任何東西能奈何得了它;看似處下,實則海納百川,比誰都廣袤,是一種最為近似於道的東西。
道有多強大,看水或許能管中窺豹。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老聃說,“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大國不過是想容納更多小國,小國不過是想入事大國,兩者都遂了心願,所以大者應當謙卑處下。
老聃早期所處的春秋時代是列國爭霸的時代,大國爭奪霸主地位,以奴役小國。小國奔波於諸大國之間,貢獻財物,割裂土地,求得暫時安寧,而又時時恐懼為大國所滅。大國爭霸,不僅使得小國飽受奴役之苦,同時也使自身疲於奔命。針對這個現實,老聃提出“大國下流”的外交原則。
大國或為天下之雄強者,或為天下之雌柔者,為雌柔則為天下所交會。
春秋大國的目的不過是為了領導小國,如果大國謙遜居下,小國是樂意入事大國的。這樣大國達到了戰略目的,而且不必作戰,善之善者也;小國之目的不過是得到大國的保護,免於滅亡。大國為下,則小國可來。小國為下,則可得保護。兩者比較而言,小國下大國容易,而大國下小國難,故而老聃強調“大國宜為下”,大國更應當注重謙卑居下。
縱觀歷史,實現這種原則的大國基本沒有。一旦國家強大,總是要謀求霸權。有的在爭霸中強大了,有的拖垮了,卻沒有任何一個大國放棄爭霸。
從來不缺少爭霸,也從來沒有永存的霸權,少則十幾年,多則不過幾百年。
紛紛擾擾千百年後,一切又重頭,老聃的預見洞察力著實不是蓋的。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或許學著去謙虛處下,說不定自身可以存在得更長久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到了告別的時候,阿修羅界與人界的通道再次開啟。
“今日得先生賜教,我等受益匪淺!”四大阿修羅王對老聃道,而後對眾人拱手行禮作別,“國不可一日無君,我等先行告辭了!”
眾人亦回禮。
“聽聞帝女和三太子好事將近,我等先行祝賀,待到大婚之日,再奉上隆重賀禮!”四大阿修羅王說道。
“謝過閣下們的好意!”昊傾城與哪吒說道。
四大阿修羅王轉身,不一會兒消失在層層迷霧中。
晚上,太子廟後花園,廚房做了烤魚、烤串,炒了好幾道下酒菜,一幫大老爺們抬出自家釀的麥芽酒,開啟夜宵模式。
昊二、昊三、昊四、昊五也在,自從任教後,他們都是回神殿的多。諾大的神殿,陪老爺子玩橋牌、打桌球,甚至舉辦沙龍、開音樂會很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