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米良的祖父一輩,祖父本來一心想要進學,進京赴試多次,卻屢試不中,回到家中後苦思冥想一番,心中並不願意屈居於故里,守著自家祖產坐吃空山。
其祖父心一發狠,就出了家門開始學人做生意。
米良的祖父初期經商,以皮貨為業,後來,生意越做越大,經手的產業也變多,由最初的裘皮、貂皮這些皮毛生意,發展到了老山參鹿茸這類生藥,山中的木料礦藏……
米家由仕轉商,生意紅火到不行,到了米良的父親這一代,父親也跟隨祖父經商。
再後來,祖父與父親相繼去世,憑著關外經營多時的產業,加之兩代人的積累,米家倒是薄有產業,只是族內卻人口衰喪,只剩下他這一個餘丁。
“我祖籍那裡最近發了大水,縣城裡遭了災,我家當年生意擴大時,在瀧河縣內也有幾間鋪子。我聽人說瀧河縣連線關外要隘,這裡商賈雲集,是個經商的好地方,我這次從關外進關,就是打算帶著手下人來這裡重新開幾家鋪子。”
“米良”笑著對何中衡說起了自己為何要來這瀧河縣——
原來北關道長久以來,都被中原視為苦寒之地,那裡地廣人稀,多數是未經開發的莽荒山林。
只因為這幾年東離、南陵頻頻動亂,又有旱澇災情,導致大批人口由關內湧入關外,時日一長,關外人口漸多,生意往來也就多了。
再者,北關道也是連線漠北廣袤地域的視窗地帶,這裡除了生活著鐵勒人外,還有泥都索國、党項人、以及柔然諸部,這些外族有些也與關內也有生意上往來。
蓋因內地的茶布匹在關外漠北十分緊俏,關外的皮草藥材也由此進入關內。這一出一進,就帶動了極大的商機。
何中衡聽完後,眉頭微微蹙起,他像是思索了一陣,才緩聲開了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米公子,在下有句話也不知道當不當說……”
“何兄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賀平笑道:“你我一見如故,何兄若有什麼指教,小弟自然會洗耳恭聽。”
“指教不敢當。”
何中衡嘆了口氣:“只是米公子若是想去瀧河縣做生意,恐怕並不是什麼好主意。”
“何兄為何這麼說。”
賀平反問。
“誠然,本縣說到地理位置倒是不錯,地處中樞要道,因為陸路漸興,上能夠連線關外,下能夠連線灕江、懸河乃至關內水陸兩道的漕馬運輸,本來註定是個興旺之地……誒!只可惜此地風氣不好,譎而不正,瀧河縣境內又多的是諱惡不悛的惡徒、無賴,這群人欺行霸市,無所不為。”
何中衡嘆了口氣,又深深看了他一眼。
“公子若是想在這種地方做生意牟利,恐怕並非易事。”
賀平點了點頭。
——我懂我懂,就是說瀧河縣“民風淳樸”堪比哥譚,當地的民眾也是“熱情好客”……只是可惜,這位何兄臺並不清楚的是:
我賀平特意選這地方重新立足,圖的就是這個便利,圖的就是這地方魚龍混雜,蛇鼠一窩……嘿嘿,若非這瀧河縣多年來惡名遠揚,我會稀罕來這裡?
賀平之前所說的“米良”的身份,並不是隨口杜撰,他在三年前,就託人暗中取巧,在關外的西河州雲臺縣竊取了“米良”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