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更加大了白皓的臺詞難度:一旦白皓的臺詞說的不夠好,就會讓這部劇的設定和背景,在沒看過原著的觀眾眼裡,直接崩盤。
“戡亂平正曰靖四方無事曰安靖安司是朝廷新近秘設官署統攝整個長安賊事策防靖安司主管賀監諱稱執正乃我朝三品秘書監。”
聽完白皓邊搖頭晃腦地踱步,邊揹著這段本該是旁白的臺詞,易言言面色古怪,拉住他棉襖下,寬闊的青色道袍:
“等等,等一下。你……文言文學了多少?”
“高一的時候,學了一些些。”白皓奇怪。
“怎麼了?我念白字了嗎?”
“那倒沒有,但是你這斷句……”易言言有些糾結,不知道要怎麼解釋這個。
“不然這樣吧,”說著,易言言突然想到了什麼,用鉛筆在劇本上刷刷劃了幾筆,遞給白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你試試這個呢?”
白皓一看,易言言給他的獨白部分,加上了標點符號。
他依著標點磕磕絆絆地讀了一遍:
“戡亂平正,曰【靖】,四方無事,曰【安】。
【靖安司】是朝廷新近秘設官署,統攝整個長安,賊事策防。
靖安司主管,賀監,諱稱【執正】
乃我朝,三品秘書監。”
這樣就好多了嘛!易言言覺得聽起來舒服多了。對著白皓豎起帶著手套的大拇指。
待白皓練熟了這個斷句和重心之後,在一旁聽著的蔣飛麟也品出味道來了——有沒有這些個斷句,對於理解內容來說,真是天差地別啊!尤其這種半文半白的臺詞,那就是容易聽懂和完全聽不懂的差別了。
蔣飛麟突然來了靈感,端著手機,將兩段錄下來一比較,讓白皓自己也聽聽。
在白皓背誦練習那段之際,易言言又在劇本里找到一大段背景介紹被改成了李泌臺詞的部分:
“長安城一百零八坊每三百步設一望樓望樓上武侯皆為朔方節度使所派弩兵歷經玉川河戰役桑乾河三捷大破葉護部之戰目力精準街巷動靜皆在目執旗武侯自望樓看到長安任何異狀都以約定暗語速傳靖安司靖安司對任何一處所發命令瞬息即可橫跨整個長安城武侯皆身帶臂張弩可中二百三十步以內任意目標”
這一段卻是借李泌之口,介紹長安望樓的特殊功能,裡面雜糅了大量觀眾陌生的詞彙,又是半文半白,一旦白皓臺詞力不夠,這段介紹就會因為令人費解,而勸退很多觀眾。
閒著的易言言又仔細地標註了這一段的標點:
“長安城,一百零八坊,每三百步,設一【望樓】
【望樓】上【武侯】,皆為【朔方節度使】所派弩兵
歷經【玉川河戰役】,【桑乾河三捷】,【大破葉護部】之戰,目力精準。
街巷動靜,皆在目。
【執旗武侯】自望樓看到長安任何異狀,都以約定暗語速傳靖安司。
靖安司對任何一處所發命令,瞬息,即可橫跨整個長安城。
【武侯】皆身帶【臂張弩】,可中二百三十步以內,任意目標。”
白皓按照易言言這個背下來,不僅他自己感覺通順,明瞭了許多,連一旁的蔣飛麟感覺完全不同——按照易言言的有斷句和重心之後,意思變得好理解多了,哪怕不知道武侯是什麼職務,不知道那幾個戰役,也能大致聽懂,甚至猜測到所謂望樓,給靖安司報信,並不是他原本設計的功能。
倆人不禁對易言言刮目相看。
喜歡一言可合汝請大家收藏:()一言可合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