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笑道:“你的這番言論在哀家面前,說說倒是可以,要是在朝堂上,亦或是別的場合,可是令那些守舊派扼腕切齒的。照你這麼說,銅匭告密繼續施行的話,民怨沸騰,該如何收場呢?若是聽之任之,只怕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我們的目的呢。”
上官婉兒笑道:“其實陛下心中早有定奪,又何必問婉兒呢?”
武則天道:“你我在朝中雖為君臣,但私下裡卻是知己,我倒要看看,你是否想的和我一樣?”
上官婉兒道:“既然陛下視婉兒為知己,婉兒就斗膽猜猜陛下的意思。銅匭告密的施行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則是相對而言的。對於平民百姓來說,無辜受牽連,自然是弊大於利。銅匭自施行之日起,其實就隱伏著朝野上下相互攻訐,挾私報復的弊端,但這並非是壞事,至少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他們各自之間的矛盾衝突,只要掌握了這些,就能牢牢將他們玩弄於鼓掌之中。
這一點,相對於陛下來說,無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至於導致民怨沸騰,我們當然不能聽之任之,讓它無休止地惡化下去,畢竟得民心者得天下。在適當的時候,無論是來俊臣、索元禮這些殺人利刃,還是魚保家這些奴才走狗,都應該除之以謝天下,這樣一來天下百姓無不感念必須之隆恩,屆時海清河晏,寰宇澄清,陛下垂拱而天下治矣!”
武則天笑道:“哀家的心思,你倒是猜出了十之八九,若能再猜出那十之一二,才算高明。”
婉兒其實也知道武則天說的那十之一二,是代表什麼,但歷代帝王,都無法容忍任何一個人完全猜透他的心思,所以婉兒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問道:“婉兒能想到的也只有這些了,還請陛下賜教婉兒思慮所不及之處?”
武則天笑道:“你適才說到適當的時候,才施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計劃,來博取民心,但你無論如何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適當的時候。既然如此,哀家也不妨告訴你,只要有了支援哀家登基的充足理論根據,哀家也無需顧忌朝中那些人的反對,而採取強硬手段。如今佛法在大唐,幾乎每家每戶的信奉,只要薛懷義能在白馬寺找到支援女帝登基的經書,則足矣使天下百姓信服,到時候無論朝中何人反對,都將無濟於事。而這時也不需要銅匭了,哀家正好可以誅殺酷吏,以贏得民心的支援。”
武則天道:“薛懷義既然提出要去找這方面的經書,想必是得到了一些訊息,才敢提出去白馬寺,他若沒有把握找到經書,是絕對不敢在哀家面前打保票的。因此說明,白馬寺存在女帝登基的經書,並非空穴來風,即便他找不到,也會讓人偽造出這樣的經書出來,佛法自天竺傳來中土,歷經數百年,如今通行的佛經也不知道有多少是偽經,再偽造一本出來,託名佛說,也無不可。當然,他能找到的話,也就不用找人偽造,即便是秘藏孤本,畢竟是佛說經典,大量印刊發行之後,也不怕天下人來鑑定。這樣如何不能取信天下?”
上官婉兒道:“陛下既是這麼說,婉兒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但願薛禪師那邊早日傳來喜訊吧。”
武則天道:“既是這樣,那時候也不早了,哀家也該就寢了,婉兒,讓他們退下吧。”說完,便在幾名宮女的攙扶下向屏風後面走去。婉兒屏退眾侍衛,也自行退下。
韓英女自出了上陽宮之後,一直在納悶,為何武則天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樣,專橫跋扈,居然會這麼輕易地放了自己,思來想去,也想不出武則天有何用意。於是索性不去管他,施展輕功,徑直出了皇宮,向醉歸樓奔去。
到了醉歸樓,哪裡找得到鄢雲等人的蹤影?再看醉歸樓前遺留下來,許多箭矢與許多碎掉的瓦片,心想,照這情形看來,御林軍定然是來過醉歸樓了,而且還在這裡發生過打鬥,既然這裡沒有御林軍傷亡,又有瓦片掉落在地,想必是黑白雙俠等人事先到了屋頂之上,然後以暗器向下面的御林軍發起襲擊,而御林軍所著的盔甲極為堅固,故而黑白雙俠的鐵棋子,打中御林軍,只能重創他們,卻不能致命,要是他們在平地打鬥,以雷大俠與獨孤莊主的打法,御林軍定然會有死傷?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他們在屋頂阻擊一段時間之後,必然會向後山而去,畢竟箭矢射向屋頂之後,其他地方,再沒有箭矢遺留,若是黑白雙俠等人沒有逃向後山,則御林軍定然會一路射箭追擊,總會留下痕跡的。
想到這裡,於是便急忙一躍而起,來到屋頂之上,然後向後山奔去。英女本來是極為粗心大意,跟隨鄢雲時日一久,心思也變得縝密起來,尤其是在伊水之畔見到師父慘死之後,遇到任何情況,她總是能夠察覺到周圍很細微的變化,原來師父在時,凡事可以依靠師父,師父不在了,一切都要靠自己,所以由不得她不萬事小心謹慎,心細如髮。
英女到了後山之後,見後山山腳下,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些火光,心想:“這些火光所在處,定然埋伏有許多御林軍,御林軍既然守在山腳處的各個路口之中,那麼鄢雲等人必然是躲避在山上無疑了。我該如何才能找到他們呢?如果貿然衝上去,那麼其他路口的御林軍定然會馬上過來支援,我立即便會面臨四面受圍的危險,屆時依舊難以脫身,可是要是不想到辦法救鄢雲他們出來,等到天亮之後,他們的援軍來臨,情況只會對我們更加不利,這該如何是好呢?”
武則天道:“韓英女,你放心就是,魚保家若是叛賊同黨,哀家查清情況之後,定然會嚴懲於他,至於來俊臣與索元禮二人,若確有為非作歹,魚肉百姓,中飽私囊之舉,哀家也定會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韓英女道:“我早就聽聞朝廷辦事效率極低,往往涉及朝中官員犯罪之事,總是官官相護,拖到最後,大多會不了了之,你必須給我一個準信,需要多少天,才能解決此事?並且廢除銅匭告密政策。”
喜歡大唐女俠傳請大家收藏:()大唐女俠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