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門下戰場兩裡之處,宗望站在四周封了厚厚木板的望樓之上,看著東曹門下的濃煙便如妖霧一般,將一批批的金兵吸入,然後便化為烏有。
一匹戰馬疾馳而來,滿臉黑灰的騎士跌下馬來,連滾帶爬地攀到望樓之上。
“前面什麼情況?撻懶的部隊攻入城中沒有?”宗望不待通報戰況的騎士開口,便握著拳頭急問道。
“稟元帥,前方……駙馬的部隊未能攻入城中,他們傷亡殘重,駙馬請求元帥速速收兵!”
“噗!”宗望聞言胸口一悶,一股鮮血從嘴中噴射而出。為了能夠利用城門被控的時機迅速破城,在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裡,他先後投入完顏闍母、完顏昌兩部四萬人馬,可這四萬人馬便如進了無底的黑洞,既沒攻入城中,也沒有撤退回來,那他們的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金人自起兵以來,戰績驕人,他們人馬滿萬之時,未嘗敗績。可今日四萬人馬非但沒能攻破城池,而且不到一個時辰便傾覆於汴梁城下,他身為統帥,恐難逃罪責。
“元帥——元帥——”身邊的侍衛趕緊扶住搖搖欲墜的宗望。
“傳令!撤——軍!”宗望抹抹嘴角的血跡,下決心道。
“嗚嗚”的收兵號角漸次傳至城下的戰場,面臨絕望的金軍如蒙大赦,他們拖著傷痕累累的身子,回身向硝煙之外撤去……
午時時分。
彌漫在汴京城頭的硝煙已經飄散,遍地狼藉的戰場之上,仍有金軍的戰車、木盾等攻城器械還在嫋嫋地冒著青煙。日光氤氳,嗆鼻的硝煙與屍體的焦臭氣味交織,令得打掃戰場的宋軍不時地咳嗽作嘔。
城牆之上,幾乎所有的大宋官員都來親眼觀看上午之時的戰果。他們看著城外遍地的金軍屍體,嘖嘖地相互議論著。
門樓之處,趙佶也親臨視察。
“稟皇上,今日清晨金軍進犯我東曹門,我等迎頭痛擊,擊退了金賊的進攻,殲敵兩萬有餘……”楊帆將剛剛統計出的戰果向趙佶彙報道。
“好!好!兩萬有餘,大勝啊!大勝啊!”趙佶看著城外汙穢不堪的戰場,卻好似欣賞一副美妙的畫卷,“這下看金人還敢不敢囂張!什麼滿萬不可敵,還不是讓我大宋天兵消滅了兩萬有餘!哈哈哈哈!”
“南薰門那邊,宗輔的西路軍清晨之時也曾大舉進攻,不過亦被我們擊退,只是這路金軍似乎謹慎得很,見無法攻到城牆之下,便扔下了兩千多具屍體撤出了咱們火炮射擊的範圍。”負責守衛南城城牆的種師道也稟報道。
“嗯,好!好!”趙佶連連點頭稱贊。
“經此一役,金人吃了大虧,想來他們不久便會撤軍,待金人撤走之後,朕再對諸位進行封賞。”
“謝皇上!”眾將齊聲回道。
“對了,不知咱們傷亡如何?對於那些為朝庭捐軀的將士亦當好好撫恤。”趙佶提醒道。
“我軍陣亡一百三十二人,傷三百餘人,對於他們的撫恤治療,臣已作了安排。”楊帆回道。
“才一百多人?”趙佶驚訝道,但隨即他便發覺此問似乎有些問題,便解釋道:“朕不是這個意思,很好,很好,此戰真是揚我大宋之威。”
或許是為了緩解自己的尷尬,趙佶接著轉移話題道:“不過,眾位卿家,金人吃了大虧,接下來說不定孤注一擲再來攻城,大家切莫大意!”
眾臣稱是,趙佶也便借機回宮。
城門緩緩關閉,城牆之上的守城物資也已再次備齊。楊帆朝著身邊的衛兵令道:“通知幾位將軍,前去樞密院開會,研究今晚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