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王玉玲生了個大胖小子,公公給起了個名字叫張天賜,是請村子裡的教書先生給起的。本來王玉玲也是挺有學問的,為了表示對公公的尊重,給孩子起名字的榮譽就教給了孩子的公公了,婆婆又給起了一個小名兒就叫大寶。
生大寶的時候,已經到了初冬了,蘋果都賣掉了,果木園子也就不用再擱個人去看著了,張井泉就在家裡安心地讀書了。說實話張井泉雖然是很用功的讀書學習,他可真的在學習方面沒有什麼天賦,只是靠著死用功才能有一點兒進步。
王玉玲自從生了大寶以後,婆婆還是挺心疼她的,讓她做足了一個月的月子,都是婆婆伺候著她。婆婆照顧得很好,湯湯水水的,雞蛋小米粥加紅糖,每天給做四頓飯,王玉玲的奶水很足,孩子吃得更加白胖白胖的了,很是逗人喜歡。張井泉也能幫忙伺候媳婦,只是張母與王玉玲不讓他動手幹家務活兒,都讓他安心學習,以便考取功名。
王玉玲出了滿月之後,就學著伺候孩子,盡量不麻煩婆婆。除了端水倒水這種活兒,還幹不了之外,基本上所有的家務活兒王玉玲都能幹得很好。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王玉玲還給孩子做一些小衣服,小兜兜什麼的,還能在小兜兜上面繡上花花草草的。張井泉遇到什麼問題想不明白,也得向王玉玲請教,實際上王玉玲是能夠給張井泉當先生的。
張井泉自已也上過幾年私塾,後來又自學了好幾年,自學期間有不明白的就去問村裡的教書先生。到了後來又遇到了王玉玲,就等於是先生就在自已身邊手把手地教導他了,就是再笨也能開點兒竅兒了。再有一點就是王玉玲給張井泉講解什麼問題,比村裡的教書先生教得還明白易懂,又可以隨時隨地的請教,所以,張井泉在學習方面的進步很快。
就在大寶滿周歲的這一年的春天,張井泉又參加了一次童生的考試。以前張井泉也參加過幾次童生的考試都沒考取,所以,他的爹爹才不讓他繼續在私塾裡邊讀書了。但是,張井泉並不認可爹爹的看法,他總是認為:“只要功夫深,鐵棒麿成針”,這句話也是私塾裡的先生教給他的。因此上雖然是爹爹不讓他在私塾裡讀書了,而是讓他去幫助家裡伺弄果樹,看護果木園子。
張井泉也知道自已在讀書方面不聰明,可是就是不認可不甘心。他想的是不聰明不要緊,只要比別人勤奮,就不信自已不能成功。所以,他才一邊看護蘋果園,一邊還在讀書學習。他在剛開始遇到王玉玲的時候,只是單純地出於同情的心理,可憐她身有殘疾,又無依無靠的,才幫助她的。
後來,接觸的時間長了,他就發現了王玉玲身上的越來越多的優點了。比如她的自立,自強,並不因為自已身有殘疾就自暴自棄,而是盡量地不要別人的幫助,盡最大的努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在一般人看來,很多事情都是象她這樣的殘疾人是做不了的,可她就是不服輸,就是做到了。更有一點就是王玉玲的聰明勝過他張井泉幾倍都不止。
這一次又要去參加童生的考試了,爹和娘對張井泉並不抱任何的希望,他們知道自已的兒子不是讀書那塊材料。王玉玲則不然,她認為這兩年以來,張井泉在學習方面有很大的進步了,考取個童生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問題的。為了鼓勵張井泉,王玉玲在參加考試的頭一天的晚上,特意給張井泉又把重點複習了兩遍。又準備了一點兒酒,一點果品,擺在了桌子上,對張井泉說道:“泉哥哥!你明天去參加童生考試了,我今天先預祝你取得成功。雖然說考取童生只是科舉考試邁出的第一步,可是,沒有這第一步,就走不了第二步,第三步。你以前雖然也參加過幾次童生的考試,都沒有考取,那是因為那時候,你的火候還沒有到。這一次依我看來,肯定是會考上的,這個我心裡是有數的。”
張井泉還是有些信心不足似的,對王玉玲說道:“其實在,我也知道我不是讀書學習這塊材料,爹和娘也是這麼說的。只是我總是想只要我努力,比別人多多的用功,我就一定能跳出農門。”
王玉玲用肯定的目光看著張井泉說道:“你能這麼想,我真是非常的高興!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受人尊重。你在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放鬆,不能緊張。只要是你的功夫用到家了,該記住的都已經記住了,就沒有什麼可以緊張的了。另外就是考試的題目發到手裡的時候,先不要著急往上面寫,而是先要仔細地想一想,想好了再寫。還有就是一定要扣住主題,不要跑題,起承轉合都要緊緊地圍繞著主題,就是修辭方面差一點兒也是沒有什麼關系的。你就是把文章寫得再花團錦簇的,用詞造句再好,只要是跑題了,一切都算是白搭了。”
張井泉本來就是把王玉玲當做老師來看待的,聽了王玉玲說了這一席話,就更是佩服自已的妻子了,感覺自已娶的這個妻子雖然身有殘疾,其內心的堅強,智慧真可以說是女中豪傑了。王玉玲看到天色已經不早了,明天還要去參加考試,就說道:“咱們早點兒睡吧,是兒皇帝你還要參加考試!”張井泉點點頭,夫妻二人就躺到床上休息了。
第二天夫妻二人都早早的就起來了,王玉玲去灶間做早飯,以便張井泉中點兒吃了飯好去參加童生考試。時間不長,婆婆也起來了,幫助王玉玲 一起做好了早飯,打發張井泉吃完了飯,又把昨天晚上就準備好了的紙墨筆張考試時用的藍子,交給張井泉帶上,送他出門去了。
家裡的人各有各的心情。張父現張母根本就認為兒子是考不上的,就當兒子是去玩兒了。王玉玲卻認為根據張井泉這兩年的學習程度,考取個童生那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童生是在鄉裡考的,誰考上誰沒考上,第二天就能知道。張井泉這次考試考得很好,交完卷子出來以後,心裡就有點數了。因為自已對於次考試所出的題目,是在家裡練習過的,也就是說王玉玲是給他出過類似的題目的,也就是說他們自已在家裡押題是押對了的。他在鄉裡的小店裡住了一夜,等著公佈考試結果。果然不出所料,結果出來以後,果然是考上了,張井泉心裡非常高興。因為考不上童生的話,以後考秀才舉人進士,都沒有參考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