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常瑣事以外,那應天府府尹孟端上奏說,城裡新開的大明織布局以卑劣的手段擾亂布匹市場,讓許多以織布為生的百姓丟了飯碗,懇求自己下令徹查。
一個織布局,能惹得應天府怨聲載道,彷彿下一刻就要揭竿而起,反了朱家的江山。
那戶部侍郎王琚居然說,懷疑是殘元餘孽在擾亂京城的安寧。
並且,跳出來的人,不止一兩個,足足有七八人!
要不是怕打草驚蛇,朱元璋會當場下令讓人把這幾個蠢貨拖出去砍了!
咱不急!
咱就看你們能唱出什麼大戲來!
反正這些人已經上了咱的必殺名單。
讓他們多蹦躂幾天,到時候一併收拾就得了。
不過,除了這些讓人糟心的事情外,新上任的商業部部長沈立本帶來了不錯的訊息。
應天府成為經濟特區才月旬的時間,已經肉眼可見的繁榮了起來。
較六月,應天府七月的商人數量多了三成以上,加上放開了對商人的限制。
七月份的商稅,是六月商稅的五倍!
與去年,也就是洪武十年七月收上來的商稅相比,足足多了七倍!
其中佔大頭的就是布匹、餐飲、以及車馬行業。
布匹行業,老朱當然知道是什麼情況。
而餐飲、車馬這些行業都是由於放開限制的結果。
商人有錢,也捨得花錢!
以往處處被律法管著,他們有錢也不敢明目張膽的花銷。
現在則可以大搖大擺,大張旗鼓拿銀子出來使用。
聽說有人為了搶一個包間,豪擲千兩銀子!
這也是促進了應天府經濟的繁榮!
光七月城裡就新開了三十多家大大小小的酒樓。
更不要說其他衍生出來的行業。
加上路引制度的調整。
應天府周邊的百姓出行方便,所以每日進城的百姓數量激增。
城裡街道的行人不說摩肩接踵,但也是熱鬧無比。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朱元璋有些後悔!
為什麼以前就沒想到,商業是如此的重要!
要不是遇到那黃小子,被黃小子一語點醒,恐怕現在自己還是以仇視商賈的心態來看待大明的商人。
想到黃小子,朱元璋這才想起來,已經快有二十多天沒有去過那廣場了。
不知道自己讓他拿去賣的碗跟石頭,他賣了沒有。
想到黃軒,朱元璋滿腦子都是那個吊兒郎當沒有一點禮法的身影,這朝會也沒心思開了。
自己還有好多商業方面的問題想要找人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