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在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用荒誕的手法對我們今天這個社會進行了鞭闢入裡的譴責,全書在荒誕的‘嬉笑’間蘊含著一種理想主義的痛心疾首,一種天真而銳利的失望……”
“這是一種我們從未見過可又似曾相識的寫作風格,《振翅高飛》充滿了李凡濃厚的個人藝術風格,這部書,將會開創一種新的文學流派,就像作者所雲——荒誕文學!……”
“這是繼趙建民先生的《井》之後,又一部深深刺痛我靈魂的作品……”
……
短片播放完畢,主持人激動地道:“恭喜李凡,獲得了第17屆金鼎獎的最終得主!
因為李老師有公務在身無法出席今晚的頒獎典禮,下面有請顧亞婷,代替李老師上臺領獎!”
一片熱烈的掌聲中,顧亞婷登上了舞臺,接過獎杯、證書以及鮮花後,她道:
“謝謝組委會對李凡的肯定,謝謝……”
一番慣常的“感謝詞”後,笑盈盈的顧亞婷繼續道:“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李凡他無所不能,他可以花最少的精力完成別人無法完成的事情。
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李凡在多個領域的成功太過輕鬆了,他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獲得別人所可望不可即的。
可是,大眾很少有人知道李凡在公眾背後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我們大眾都知道李凡很懶,往往早晨九、十點鐘才起床,可有幾人知道,他經常性地早晨五六點鐘才睡?
我們都知道李凡博古通今,但誰看到他背後的努力。”
顧亞婷突然間眼圈紅了,聲音略哽咽:“這本《振翅高飛》,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他四年磨一劍的作品,整整四年時間,反複修改了無數遍,尤其是最近兩個月,他更是夜以繼日地反複微調,每天的睡眠時間僅僅4個小時,他都為此累瘦了,每天茶不思飯不想,胃口都沒了!……”
顧亞婷在講述這段臨時有感而發的言論時,某間餐館裡,李凡正捧著飯碗狼吞虎嚥著,並含糊不清地道:“老闆,你家的打鹵面越來越正宗了!”
臺上,顧亞婷:“這本書最終定稿後的這些日子,他沉浸在書中久久不能自拔……”
餐館,李凡指著電視機,“這個18號模特漂亮,腿多直啊!”
老闆:“不不不,16號好,胸大!”
李凡:“胸大不顫,樣子貨。”
……
臺上,顧亞婷:“……本來出於對金鼎獎的高度重視,李凡是一定要過來的,但是實在無奈。哪怕有一點點時間,他定會來到現場的,我代表李凡表達歉意!”
……
餐館,李凡抽出紙巾擦了擦嘴,看了眼手錶,估計金鼎獎還在進行。
他走出餐館看了一眼文化部,又回頭看了下故宮博物館,略一遲疑,然後打了輛車。
“師傅,去故宮博物館!”
這貨去博物館看水晶杯去了。
反正領獎的事兒都安排妥當了,自己冷不丁出現也沒大的必要是不是?
況且,我的戰國水晶杯啊,據說他國同時期的同類品又升值了!
我的戰國水晶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