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萬裡一笑:“好,支援到什麼程度?”
李凡一怔,笑道:“舉雙手雙腳支援啊!”
“小凡啊,你們樂知基金的鄉村計劃,和我們的非盈利工廠計劃合作吧。”
李凡詢問:“怎麼合作?”
“樂知基金可以入一股,以後盈利後,我們除了將本金歸還樂知基金外,其他營收入全部納入樂知公益基金池。”
李凡思忖了一下,“好像市場上,像這種基本純公益性的公司並沒有,畢竟也無法存活。”
“對啊!市場上沒有,商業市場是追逐利潤的,誰做生意都是奔著賺錢去的,這種純公益性的公司不可能有。
其次,畢竟商業市場是很殘酷的,沒有家底撐著,任何企業都是風雨飄搖。
非盈利性工廠是個新鮮事物,我們要制定好正確的企劃,需要在摸索中不斷修正,是咱們顧氏集團未來20年的一盤公益計劃的佈局。
之所以拉你合作呢,是別家的慈善機構我信不著他們,萬一出點兒亂七八糟的醜聞,咱顧家的牌子就砸了。”
細細地談了半個小時的細節,李凡清楚地明白了顧萬裡的計劃。
他拉李凡合作,根本就沒看上樂知基金的入股,他其實只是想找一家可靠的公益基金組織,來管理非盈利工廠計劃産生的財富,這筆財富交給其他機構管理,他顧萬裡不放心。
他對樂知慈善基金很瞭解了,這半年多的時間內,負責人張磊從國外大名鼎鼎的新銳慈善基金、悅美基金等多家公益組織大量挖人,已經構建起了領先國內的一套透明的組織結構。
在國內,不管是公立慈善機構還是個人慈善,沒有任何一家能在組織結構和制度上能達到樂知基金高度的,這種優越性,使樂知基金的慈善財富管理非常科學化,而又很安全。
這不是最打動顧萬裡的,真正打動他的是,樂知基金至今為止,還沒接受過社會資本的捐助,也沒實行任何慈善事項,近1年的時間內,樂知基金秉承著“千秋慈善,制度先行”的口號,一直在努力籌建科學的合理的而又符合國情的組織結構。
李凡對於慈善事業的敬小慎微,讓顧萬裡非常滿意,他萬萬沒想到一個20歲的小夥子,竟然這麼穩重踏實,目光高遠。
這不是一個20歲的大名人該有的心理成熟度啊,要是其他人在20歲的時候就獲得了如此巨大的社會知名度,那他還不得飄飛了啊!
李凡道:“叔叔,咱們合作的具體事項,等過了春節後,讓張磊去公司拜訪你,樂知基金他全權負責。”
“好,咱們合作的第一個專案我已經想好了,你們老家的李家村我這兩天派人考察了一下,其中有一處荒林尚未開發,倒是個興建工廠的好地段。”
李凡恍然大悟,未來老丈人給自己解決了個難題啊,前陣子村長要援助的事情,就這麼巧妙地解決了。
援助不能給,老家根本不達標,但是可以為老家引入投資啊,這不比簡簡單單的資金、物質援助好太多了,比修路搭橋更有意義?
“謝謝叔叔!”李凡眼角望向了顧亞婷,她笑容燦燦,應該是她和老爸反映過了。
“非盈利工廠計劃,其實最近半年我們一直在考慮,具體怎麼操作等春節後再說,來,咱們去樓下打會兒臺球,正好也消化消化。”
飯後打了兩個小時臺球,又在影音室看了場電影,便到了晚上8點鐘了。
顧萬裡伸了個懶腰,剛要起身的時候,顧亞婷拿著筆記本走進了影音室。
“爸,媽,李凡的新節目剛剛上線,叫《奇葩說》,咱們一起批評批評。”
“怎麼能叫批評呢,欣賞一下,小蘭,端幾杯咖啡來。”
顧亞婷插好了資料線,她點選播放按鈕的時候,李凡的目光不停地在顧爸顧媽臉上徘徊,急切地想知道他們是否感興趣。
幕布上,《奇葩說》第一集的正片開始播放了。
黑底白字的類似島國片片頭的畫面首先溶入幕布,紅色標註的“arning”不停閃爍著。
這時,只見顧爸猛一回頭,慌張而又嚴肅地道:“小婷,幹嘛呢?什麼亂七八糟的,放錯了,快關了!”
顧亞婷滿臉黑線:“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