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00萬,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對於普通人來說,100萬的具體概念,遠比1個億清晰百倍。
這是一個貌似可以實現而又遙遙無期的數字。
按照普通職工年薪4萬的標準,在不吃不喝不花費的情況下,需要25年能賺到。
假設通貨正常工資一直不變,很多人50歲的時候,也就賺出100萬了,那時有可能存款還是0。
胖子意外獲得了百萬獎金,整個人走路的時候都輕飄飄的了,彷彿要起飛。
房子能買了,房子終於能買上了!
山城新開盤的小區招待中心懸掛著巨大的廣告牌,1.2萬㎡的價格曾經是他幸福的最大阻礙。
如今站在這面前,他紅著眼眶邁著激昂的步伐走進招待中心,甭提多激動了。
可腳剛邁進去,他的電話就響了,是陌生號碼。
“我們是山城電視臺的記者,能採訪您麼?”
“可以,沒問題。”
這個電話剛結束通話,又打來個電話,是報社的。緊接著,一連串的電話打了過來。
……
100萬獎金得主的誕生,在華國新聞界炸開了鍋。
論金額,雖然與彩票大額中獎無法比肩,但是,彩票時間太久遠影響太深廣了,而《百萬大富翁》活動多新鮮啊。況且,《百萬大富翁》還是免費參與的,也明顯比彩票更有趣。
你想花錢,都不給你這個機會!不管獲得幾毛錢的獎勵還是這次的一百萬,全都是免費給你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新鮮感,《百萬大富翁》就是在短時間內引起轟動效應,但不可能延續太久。
各大新聞平臺上,很快,各種新聞標題遍地開花:
《樂知網又撒錢啦,100萬大獎得主誕生!》
《李凡土豪壯舉,成就平凡人買房夢!》
《野蠻營銷再升級,2700萬民眾勇答題!》
……
100萬獎金的誕生,平常老百姓可能關注的是那個幸運的胖子,但媒體界營銷廣告界,一定是更關注這次的成功營銷案例,更關注這次營銷方案的制定者。
整個一下午,“百萬大富翁”“李凡”“樂知網”三個詞語橫掃各大熱搜榜,包攬前三,風頭一時無兩。
街頭巷尾,學校公司,議論之聲不絕於耳。
“你玩《百萬大富翁》了麼?”“你中了多少?”等話語一時間成為了很多人的見面開場白。
財經頻道的《觀察》節目過幾天之後方能播出,對於《百萬大富翁》活動的策劃人,業界還在到處打聽。
當從小道訊息獲知的時候,業界再次傻了。
天才啊!商界奇男子啊!
李凡這腦袋咋長的,怎麼一個月內策劃出兩個讓人拍案叫絕自愧不如的推廣方案?
你國學厲害,好吧,你心理學上的“預言”正在被依依證實,好吧,你在歷史學方面提出了嶄新的理論,也好吧,誰讓你是個著名學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