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補充道:“《資治通鑒》說他與李敬業同時被殺,《朝野僉載》說是投江而死,《新唐書》本傳說他‘亡命不知所之’,這也是歷史疑案。對了同學們,關於少年天才,誰還能舉舉例子?”
選手們紛紛道:
“方仲永!”
“司馬光,破甕救友!”
“曹沖,曹沖稱象!”
“李凡!”
“對,李凡!”
李凡訕笑道:“別鬧啊,我說幾個。
甘羅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計讓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甘羅因功得到秦始皇賜任上卿,相當於丞相。
大才女蔡文姬六歲能辨別琴音,據傳我國古代十大名曲之一的《胡笳十八拍》為她所作。
李賀六七歲便能吟詩作對,大文學家韓愈都十分欣賞他的詩文,並親自登門相見。
……
我想對在場的諸位小名士說的是,出名要趁早,千萬不要虛度年華,謝謝。”
又一題,是從一系列成語中找出一句詩詞:
度日如年;
教學相長;
光陰荏苒;
愛不釋手;
巴山蜀水;
車馬盈門;
胡說八道;
在臺上挑戰的楊寶寶小手一敲,道:“不教胡馬度陰山!”
見主持人說“正確”後,楊寶寶高興地蹦了蹦。
主持人問道:“楊寶寶,知道‘胡’是什麼意思麼?”
楊寶寶想了想,道:“指的是北方的少數民族吧?”
主持人道:“對了!”
李凡糾正道:“不太準確,其實吧,‘胡’是北方遊牧漁獵民族對自己民族的一種稱謂,而‘胡人’才是中國古代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稱呼。”
張教授點頭道:“是這個道理。”
主持人額角沁出少許細汗,她心道:說多錯多啊,還是好好主持吧。
李凡繼續問道:“寶寶,這題裡面有個成語是‘胡說八道’,你知道這‘八道’指的是哪八道麼?為什麼是‘八道’,而不是‘七道’或‘九道’呢?”
楊寶寶搖了搖頭。
李凡再問:“場上的其他同學呢?有誰知道?”
現場選手竟然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