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萬突厥人馬已經圍住了宣府城,防備嚴密,城內訊息遞不出來。”
“八萬?”
有一將越眾而出,說:“殿下,大軍人數大多會誇大,不足為奇。”
李慈晏說:“但京中得到訊息是二十萬大軍,今上讓錦衣衛核實,也說是二十萬,可見這並非‘號稱’。”
“管他二十萬、八萬,如今到了跟前,突厥圍住宣府遲遲不攻城,擺明瞭是要圍城打援。如今他們人馬少了,還想打了我們這十萬大軍?我看,反而更好。”
“若是餘下軍隊埋伏在外,待我軍出擊,內外夾擊,如何?”又一將問。
李慈晏抬手止住他二人爭辯,說:“如今當務之急,是找到那餘下的十二萬大軍在何處。”
眾將辭出。
最先說話的那將領出了主賬,吐口唾沫說:“孃的,還得投胎好。”
有人笑:“那你可沒機會了,不然抹了脖子再試一次。”
眾人哈哈而去。
李慈晏在帳中聽得一清二楚,鐵七爺大怒。被李慈晏喊住,他說:“我從未領兵,他們不服也是自然。要讓他們服,得在戰場上找。”
他翻出從前情報,轉身看地圖,用手指在九邊重鎮來回摸索。
李慈晏忽而站住,問:“有她的訊息嗎?”
鐵七爺低頭,道:“還沒有。兵荒馬亂,城內也進不去。想來霍大夫吉人天相,應該已經安全入城。”
但願如此。
次日,有大同使者來報,獻上一個匣子。
衛兵揭開匣蓋,驚叫一聲。
眾人湊近一看,是顆血淋淋的人頭。
再仔細一看,有人說:“這,這,這人頭好像王將軍王斐。”
眾人驚懼,滿堂寂然。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目光都落在李慈晏身上。
那剩下的十二萬突厥大軍蹤跡已明,並在大同斬殺了大將王斐,十二萬將士葬身陽和。
如今先送來人頭,後必然趁勝追擊,直至宣府,兩路軍馬夾擊,福王危矣。
福王李慈晏想到的卻是,錦衣衛竟謊報軍情。京城三大營十七萬兵馬被他帶出來十萬人,京城周圍已無兵可用,若這十二萬大軍不來宣府,反而直撲京畿,那我朝危矣。
這些念頭閃過他腦中僅眨眼的功夫。
李慈晏說道:“傳令全軍,拔營回京。輜重全棄,各帶口糧,餘下糧草全部燒毀。”
眾將又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