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顧客覺得現在享受了低價的配送費,所以對這種現象不聞不問!那麼請問,一旦外賣平臺透過燒錢補貼的手段搶佔了市場,接下來將外賣費大幅調高收回利潤的時候,你要如何去選擇呢?”
見大家討論得越來越激烈,王老師適時解答道:“解決問題並不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自說自話,而是要從整體出發,全面考慮!”
“不能因為自己是消費者,因為低配送費而佔到了便宜,就無腦地站在平臺一方搖旗吶喊!而是要清楚的認識到,如何才能維護好自己的長遠利益!”
“對於平臺而言,確實應該賺取利潤,但這部分利潤應該是透過整合資源而進行的創新服務所產生的,不應該是無限制地利用壟斷和資訊差優勢對商戶、消費者和外賣小哥進行壓榨產生的!”
“對於外賣小哥而言,平臺不能透過各種演算法去壓榨他們的極限!讓他們去違反交通規則闖紅燈,讓他們如配送機器一般,毫不在意生命安全而提高配送效率!我們應該為他們提供保障,合理規劃工作時間,讓他們在正常的工作強度下,可以獲得相對豐厚的薪資待遇!”
“從消費者的角度說,不能先用低配送費把顧客資源壟斷在手裡,而後不斷提升配送費,再把錢給賺回來,而是要始終讓配送費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值區間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個平臺只有協調好各方利益,才算是一個完美的平臺。片面強調某某一方的難處而不涉及到利益的分配問題,那就都是在混淆視聽!”
“宅居外賣目前看起來做的還不錯,但內部的諸多問題已經出現端倪。”
“請問直播間的觀眾們,你們習慣在問題沒有出現的時候就不管呢?還是習慣未雨綢繆、在問題出現之前就已經想好了解決方案呢?”
王老師丟擲問題,並不等直播間圍觀群眾的回答,繼續說道:“在我的這篇論文中,探討的主要是未來行業發展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方案。”
“大資料和程式演算法的確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但這種效率的提升是有極限的,在到達這個極限之前,效率應該優先於保障,而在超過這個極限之後,保障應該優先於效率。”
“目前的大資料和程式演算法,可以無限制的壓榨外賣小哥來提升效率,但是它無法為外賣小哥提供保障!”
“而這一點,就是摸魚外賣和宅居外賣最大的區別!”
緊接著,王老師透過論文中的案例和具體的資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全面地駁斥宅居外賣進攻的兩個方向。
有理有據有節,在冷冰冰的資料解讀之外,又加入了許多王老師自己的真情實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王老師為了寫這篇論文,去做了外賣小哥,在忙碌而又艱辛的工作中體會到了外賣小哥的心情,寫出來的東西自然很有說服力。
他能夠感受到,在程式的大資料演算法下,自己從一個普通打工人被一步步地改造成了不斷派送外賣的工具。
這種變化顯然是錯位的,是人文關懷缺失所導致的結果。
如果這種人文關懷長期缺失下去,久而久之,顧客只會關心配送的速度和配送費的價格,而快遞小哥為了多賺錢,也始終主動地接受這種異化,那麼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甚至永遠都得不到解決。
至於平臺,他們當然更樂於把外賣小哥變成工具人,變成外賣配送的機器。
但是摸魚外賣走的,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路子。
透過最基礎的福利保障和規則,為效率的提升設定了一個底線,在這個底線之內才是不斷最佳化程式演算法,提升配送效率的;而這個底線,永遠都不允許超越。
這個底線,就是配送小哥的工作時間、基礎薪資、福利保障等等因素。
雖說摸魚外賣的這種運營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但只要跟宅居外賣的模式比較一下,哪一種運營模式更有未來,一目瞭然!
如果按照宅居外賣的運營模式進行推算,那麼在未來,平臺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勢必會繼續透過大資料演算法,無限制的壓榨外賣小哥和商戶,並逐漸造成整個行業的極度內卷,外賣小哥苦不堪言,普通顧客吃到的外賣品質越降越低!
而摸魚外賣在未來不論如何變化,只要繼續堅持原本的運營底線,便能夠始終保持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