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有點難受的。
因為他們也能感覺出來,這兩個點子的出發點不一樣,遊戲的點子跟電影這個題材的相容度不佳,肯定需要做出很多的改編,反過來也是如此。
只要是改編,那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容易翻車。
但倆人吭哧了半天,最終還是沒說什麼。
因為他們都覺得裴總既然這麼說了,肯定就有非常明確的想法和目的,現在大家不理解,只是因為還沒有參透這種想法和目的。
既然如此,那就先揣摩,而不是著急去否定。
實在揣摩不出東西,那再說。
看到兩人一臉糾結的表情,裴謙不由得心中竊喜。
可以,這是個好兆頭!
既然如此,這個專案就讓他們頭疼去吧。
遊戲和電影的事情解決了,也就去了裴謙的一塊心病,接下來可以踏踏實實地研究自己的論文了。
這個週期雖然才剛剛開始,但裴謙莫名地信心十足!
……
……
3月11日,週一。
于飛準時卡點來到公司,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開始構思和設計上週裴總交代下來的遊戲設計方案。
其實,他原本都是會提前十幾分鍾來的,但最近,卡點的技巧已經變得非常純屬。
原因也非常簡單,提前操練!
大家都已經聽說了,裴總已經要求tpdb網站那邊開發一款內部的辦公聊天軟體,也有打卡功能。但跟目前的這款軟體不同的是,打卡排行榜不是越早越好,而是卡點越精準越好!
上下班卡點越精準,越能獲得各種豐厚獎勵。
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會是什麼樣的豐厚獎勵,但騰達的“豐厚獎勵”,一定是特別特別豐厚的,絕對不會糊弄。
於是,很多人為了提前適應這種節奏,已經開始了練習。
這個事情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不能提前在打卡處等著排隊,只要到了就必須打卡,來早了,那麼打卡也就打早了,達不到卡點的效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有前臺盯著,任何人都不能違規。
必須是用常規的步速正常透過,然後打卡,才算是有效的成績。
至於幾點動身,步速多快地透過,要不要把擁擠的情況也提前計算進去、讓自己的時間能夠儘可能地接近理論上的極限值……這都是可以深挖的點。
真正的高手,往往就取決於這些細節有沒有做到位。
當然,也可以選擇順其自然,不追求卡點的排名,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卡點排名的方式都會讓大家不那麼著急地早到、晚退,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才是這款軟體的真意。
于飛接了杯咖啡,開啟電腦,開始繼續研究朱小策導演的這個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