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種中層的骨幹員工,一般是沒有籤競業協議的。
原因很簡單,人數太多了。
競業協議這種東西也不是想籤就籤的,員工也不傻,入職的時候會權衡利弊。
簽了競業協議,意味著以後跳槽的難度會大大提升,甚至直接斷了跳槽的路,所以除非是一些行業頂尖、待遇絕佳的大公司,確實給出了難以拒絕的薪酬,這些人才會選擇籤競業協議。
盛運集團頂多也就是跟高層籤一下,怎麼可能把中層和底層的員工也照顧到。
而且,中層的員工看起來重要,但實際上也沒那麼重要。
因為中層的員工如果只是離職那麼一兩個的話,完全可以從底層抽人來頂替一陣,同時再定向招聘,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現在問題是,中層員工成批地被挖走了!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出現,因為市場上沒道理突然出現那麼大的需求缺口,也不應該有一家公司在待遇和福利上完全碾壓領域內的其他公司。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業務模式,憑什麼你就能把用人成本推得那麼高?
可現在,這種情況實實在在的出現了。
這背後的道理其實也並不複雜。
逆風物流是騰達的產業之一,它可以隨便虧錢,因為有騰達集團源源不斷地給它輸血;可盛運集團就只有快遞業務,沒有其他的業務,如果快遞業務不賺錢,那整個集團就壓根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中層員工被成批挖走的後果當然也是非常嚴重的。
中層員工缺一兩個,可以把底層員工調上來填補,可以去急招。
但缺了這麼多人,一時之間哪能填補得上?
當然,從理論上來說,盛運集團可以要求這些員工交接工作,但問題在於,法律規定,正式員工提出辭職後30天就可以直接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批准。
在30天之內透過招人把這些空缺全都頂上?這顯然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強留?要求員工必須工作順利交接之後才能走?扣發工資?
要是放在以前,說不定還有點用,但現在,這些員工估計巴不得趕緊藉此申請勞動仲裁呢。
甚至聶雲盛懷疑,很多現在沒離職的員工,也在想辦法積累證據,想辦法尋求勞動仲裁。因為仲裁成功了之後,就可以走特招考試進騰達了啊!
聶雲盛氣得一拍桌子:“騰達集團欺人太甚!”
“我看,這呂明亮背後絕對有裴總的授意!否則不可能配合得這麼好,特招考試、定向挖人和快遞大戰,同一時間發起!”
“老虎不發威,真把我們當病貓了!”
黎錳不由得一哆嗦,在他印象中,確實很少看到聶雲盛發這麼大的火。
這也不能怪聶雲盛涵養不好,這次確實是很多因素都攢到了一起,太氣人了!
首先,這次快遞大戰算是盛運快遞先挑起來的,是他們先決定在二三線城市全面跟逆風物流切割,所以逆風物流才堅決反擊。
自己先挑事卻被打了個狗血淋頭,這確實是一件讓人很容易破防的事情。
其次,這次快遞大戰輿論上的轉折點應該是那場直播論戰,聶雲盛當場被呂明亮給駁斥得啞口無言,這對於聶雲盛來說,當然是一件難以接受、面子上完全掛不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