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裴謙決定,這個新動物園裡,每個動物的佔地面積,至少要比其他的動物園多50!
就拿狒狒這種動物來說,籠舍面積最小是80平米,圍欄高度是4米,基本種群數量是2個成年個體。每增加一個成年個體,內舍的面積就要增加25~50。
通俗一點說就是,兩隻狒狒就要佔80平的空間,每增加一隻,就要至少再加20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這個佔地面積只是國家規定的籠舍設計引數下限,肯定是有點擠的。
裴謙決定,把這個標準先提高50,也就是80平變120平,每增加一個成年個體,內舍面積也按照最多的50來加!
當然也不能搞得太過分了,要說面積一下子增加三四倍,300多平的籠舍就只養兩支狒狒,那就有點太奇怪了,到時候遊客來了就不是看動物,而是找動物,根本不知道這兩隻狒狒鑽到哪去了。
裴謙倒是不介意這種情況,但做得太過火的話,動機就太明顯了,系統有可能不答應。而且太離譜的話,可能會在網上形成熱議,莫名地積累不必要的熱度。
籠舍面積大一點,但又不能大得太顯眼。
籠舍裡的環境肯定也要做到最好,這是肯定的。
其次是食物,這個也都是按照最高的標準和規格來,沒什麼好說的。
在譚新章盯著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出現剋扣動物口糧的情況。而且,讓動物們吃好一點,無非也就是多長點膘,遊客們也看不出來什麼,這個錢花得可以說是非常隱蔽、非常值得了。
最後就是人員。
動物園裡需要大量的人員,比如飼養員、繁育員、獸醫、保潔等等。
這些都屬於動物園所必須的配套設施,有多少動物、需要多少飼養員和獸醫,這都是差不多有定數的,裴謙就算想多僱傭,也不能多太多。就算想給他們開高工資,也總有個限度。
所以,在這方面想要多燒錢,有點難度。
但裴謙有別的辦法,那就是多加點服務人員!
一般的動物園,是不需要多少服務人員的,頂多也就是給遊客指一下路。動物們也都是養在籠舍裡的,遊客們走過路過看一眼就行了,不需要服務人員引導。
裴謙琢磨著,雖然動物園本來沒有這個需求,但可以創造需求嘛!
現在有一種“室內動物園”,主要養的都是一些小型的動物。而一些小動物,比如蜥蜴、蛇、倉鼠、貓頭鷹、安格魯貂之類的,都是可以直接觸控的。
如果允許遊客觸控這些動物的話,那不就需要有工作人員來引導了嗎?
就拿貓頭鷹來說,國外就有貓頭鷹咖啡館,也是可以擼的,不過只能摸一摸頭上的羽毛,不能亂摸別的地方。
到時候,可以請工作人員對遊客進行引導,先用免洗的洗手液給手消毒,然後按照工作人員的要求摸一摸貓頭鷹的頭,或者可以戴著特製的護臂,讓貓頭鷹站在上面,互動一下。
所有能互動的小動物都給安排兩三個工作人員在這接待,這一下子不就安排了很多員工嗎?
這些員工平時很閒,拿工資又多,這不是完美的工具人嗎?
當然,考慮到這一點,動物園的形態也得變一變,最好是分成兩個不同的展區,一邊展覽那些只能隔著籠子觀看的野生動物,另一邊就像很多室內動物園一樣,展覽那些在工作人員陪同下可以近距離觸控、互動的動物。
正好老工業區那邊有不少的廢棄廠房,改一改做成室內的動物園,挺好。
除此之外,再拿出一部分空間,穿插分散在動物園的各個區域,給遊客們休息,避免出現那種逛了很久的動物園卻無處休息的窘境。
關鍵是,能多佔地!
到時候偌大的一個動物園,滿打滿算加在一起也沒多少動物,還都是一些很常見的動物,這肯定不會有人來了吧?
大致敲定了這幾點之後,裴謙滿意地點點頭。
嗯,不錯!
按照目前的這個規劃,遠了不說,一年之內肯定是火不了的吧?
只要初期比較順利,就證明這個模式是可行的,就可以繼續擴大規模、增加投入,開心地燒錢燒起來了。
當然,裴謙想的這些內容都特別粗劣和簡陋,畢竟他又不是專業人士,不懂細節,制定這個策略純靠網上查到的資料。
等過兩天譚新章來了京州,裴謙打算跟他好好地聊一聊,一方面是把自己的這些想法跟他分享一下,確定動物園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徵求一下他的意見,看看這個動物園還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改進方案。
喜歡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請大家收藏:()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