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週四。
裴謙仍舊在自己的辦公室裡,為了畢業論文而絞盡腦汁。
這段時間他已經把終點中文網上的一些重點作品,包括《繼任者》的原著,以及之前很多遊戲的文案、電影的劇本全都重新啃了一遍。
啃完之後怎麼說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幫助,但仍舊沒有找到最合適的方向。
而裴謙最大的感觸是:這些東西真是他們在我的啟發下做出來的?
怎麼我讀起來,有如此陌生的感覺呢……
這種感覺有點像是畢業多年以後翻出了自己的小學習題冊,讀了一下上面的作文。
感覺自己在很久之前,應該對這些文字很熟悉,可現在卻只剩下了陌生感和迷茫。
“啊……我需要億點點啟發和幫助。”
“可是這種事情,實在是有點難以啟齒啊!”
裴謙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問朱小策或者崔耿,可問題在於,這個事情稍微有點尷尬,有可能崩人設,而且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因為這群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腦補怪!
如果裴謙去問,他們肯定會情不自禁地想:裴總會不懂這些內涵嗎?肯定懂!那裴總為什麼還要問呢……
這是不是裴總在暗示什麼?是不是我要更加努力工作、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裴謙毫不懷疑,這確實是他們能幹出來的事。
也就是說,裴謙自己也根本無法預料會得到什麼樣的答案,又會引發什麼樣不可控的後果。
“想要儘可能獲得正確答案,最好的辦法是不以裴總的身份過去,而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了解,從側面獲得相關資訊。”
“只有先盡最大努力消除大家的腦補要素,不讓客觀環境因為我的介入而受到影響,才能儘可能確保得到答案的真實性。”
“對頭!就像當初跟著何安老爺子學遊戲設計一樣。”
“這麼說來……我其實需要一個網路作者學習班或者靈感班啊。”
“而且,我也不一定要親臨現場,不管是影片也好、講義也罷,只要能從側面獲知這些有價值的資訊就可以了。”
“咦,對了,上次終點中文網的週報裡是不是提到過,最近崔耿在靈感班做了一次講座,在網上起到了一些反響?”
裴謙趕忙在電腦上翻出了終點中文網之前發來的週報,果然發現裡面有一條訊息:在《繼任者》成功之後,崔耿在終點中文網作者靈感班開了一次講座,講的內容是“靈感班的創作方向”。
當時裴謙也沒仔細看,就只記得崔耿在臺上滿嘴胡說八道,說是什麼“裴總親自指點”、“要立足於國人的傳統文化底蘊和社會現象”、“進行符合年輕人喜好和口味的創作”……
當時有人錄了影片發到了網上,最可氣的是,這個影片的點選量還挺高的!有不少作者都在紛紛轉發!
還沒進入靈感班的作者,把它當成了進入靈感班的敲門磚;而已經進入了靈感班的作者,則是把它當成了自己在靈感班的創作方向。
就離譜!
裴謙很氣,但一來這個影片只是在作者圈子裡小範圍傳播,沒有掀起那麼高的熱度,裴謙這邊還有很多更值得操心的事情要處理;二來裴謙還沒有確定靈感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不宜貿然干涉,所以就沒管。
但現在……
裴謙突然覺得自己似乎可以從裡面去汲取一點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