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濱沉默了一會兒,試探著問道:“裴總,我有點疑問。”
“您說這個冊子上的說法有一定的‘可取之處’,具體是在哪?”
裴謙陷入了沉默。
這個問題很好,很尖銳,一下子問到了問題的核心。
我也很想告訴你它的可取之處在哪,但是我不能明說啊!
裴謙想了想,反問道:“那你覺得這個小冊子不可取的地方在哪?”
吳濱回答道:“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關於騰達精神核心的把握方面!”
“如果看這些比較表面、比較膚淺的細節,比如具體到這些選擇,似乎還挺對的。”
“可是對騰達精神核心的解讀,就偏差得太遠了。”
“在我的理解中,騰達精神應該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奮鬥精神,而不該是耽於享樂的鹹魚精神。”
“如果在最根本的理解上出了問題,那自然也會得出完全錯誤的結論,最終的結果自然也是大相徑庭,相去甚遠。”
裴謙心中表示呵呵。
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啊!
你們那種昂揚向上的解讀才是跑偏了好麼?
之前裴謙就一直想說,底下人對騰達精神的解讀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現在徹底實錘了,確實出了問題,而且問題還很大!
正好藉此機會,稍微糾正一下。
之前沒有這個小冊子,裴謙就算是想糾正,也沒有一個合適的契機。
因為有些話他不能說的太明白,突然整這麼一出,會顯得比較突兀、惹人懷疑。
而且裴謙也一直沒有逮到切實的證據,證明大家對騰達精神的理解全都產生了跑偏,自然是有點無從下手。
但這次是一個很不錯的契機。
雖然還是不能說得太明白,但至少可以藉此機會旁敲側擊一番,讓大家對騰達精神的理解往相對正確的方向上去扭一扭。
裴謙反問道:“鹹魚精神就一定是錯的嗎?你為什麼對鹹魚精神有這樣的偏見呢?”
“我倒是覺得,鹹魚精神也沒什麼不好的,不僅不該反對,反而應該大力地弘揚。”
“以工作為榮,以享樂為恥,這表面上看起來是絕對正確的事情,但你仔細想想,它真的絕對正確嗎?”
“享樂怎麼就變成一種令人羞恥、難以開口的東西呢?”
吳濱:“啊?”
鹹魚精神應該大力弘揚?
這不對勁吧,鹹魚的本意是“如果失去夢想,那人和鹹魚還有什麼區別”,意思是人得有夢想,得有目標,得努力奮鬥。
弘揚鹹魚精神,那不就是讓人放棄夢想和目標,不再奮鬥,得過且過嗎?
這種想法怎麼會從裴總口中說出來呢?
裴謙又說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個小冊子上的出發點在你看來是錯誤的,最後卻得出了正確的結論?”
“你是不是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你自己?”
裴謙覺得這話已經沒法說得更明白了。
意思就是,這小冊子上的說法也解讀出了正確答案,那你為什麼不反省一下,其實你給的答案才是曲解?反而是小冊子的答案才是標準答案?
好好反省反省,是不是你把事情給想複雜了?
吳濱不由得瞠目結舌。
他似乎有些懂了,但仔細一想,卻又完全不懂。
裴總說的這番話似乎很有哲理,也很深刻,讓他覺得自己之前想得實在是太片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