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梁輕帆之後,裴謙繼續看各部門發來的工作報告。
因為大部分專案仍處於開發期,也看不出太多的端倪,所以裴謙也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看。
現在還沒到專案完成、產品發售前的關鍵時刻,對裴謙來說,至少還能再稍微摸魚一個多月。
就在這時,裴謙翻到了一份報告,注意到一個已經有段時間沒有關注的部門。
餘平安負責的有用app。
“嗯,真是一個存在感不強、但盡職盡責的同時又真正能替我分憂的好部門啊!”6
看完了餘平安發來的工作報告,裴謙不由得如此感慨。
自從有用app成立以來,餘平安就一直兢兢業業地推進相關工作。
先是從漢東大學、從詩歌和古文這個領域開始,逐漸向國內其他的高校以及其他的專業領域擴充套件。
而後,有用app也與兔尾直播展開合作,從合作的這些青年學者中篩選思路清晰、口才較好的,推薦到兔尾直播去,面向普通的觀眾講課,主要是進行一些基礎知識的科普。
同時,這些講課的內容也會由專人進行剪輯、配上字幕,以公開課的形式在兔尾直播上保留下來,供大家反覆觀看。
從建立伊始到現在,有用app的形態基本已經固定了下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不斷地往裡面填充內容。
但這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工作。
雖說它是一個知識型的網站,但裡面的知識卻需要許多學者們一點一點地往裡面錄入,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也需要餘平安等人去一個一個地串聯。
說白了,這是個知識網站,但完成它是一個巨大的體力活。
到目前為止,最初的古詩詞這一領域完成度已經到了一個比較高的程度,那些名篇相關的資料和內容,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大部分普通人的需求。
作為一個主要面向普通人的網站而言,有用app不需要搞得像學術期刊那麼高深,至少現在不需要。
所以,到目前為止,這一領域的完工率,可以大概寫上一個80。
但這並不意味著相關領域的人員已經完成了80的工作,這只是說這一版塊基本上算是達成了最初的目標。
可除了這些名篇之外,還有大量不那麼出名的詩詞、文章,甚至同樣一篇文章,隨著學術研究的進步,對它的解析也在不斷增刪、升級。
相關的青年學者們接下來還是可以不斷地充實內容,或者在某一個專門的方向進行拓展,而這個工作完全可以是終身性質的。
除此之外,餘平安也在向其他的領域擴充套件,只不過這種擴充套件方式稍顯無序。
這也不能怪他,畢竟有用app建立的宗旨就是“收羅一切有用的知識,並將它們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普及給一般人”。
可選擇的方向實在太多了,餘平安多少也有些無所適從,現在大部分時間都在忙著搭架子,多個領域同步推進。
對於有用app目前的現狀,裴謙非常滿意。
它的存在感不算很強,雖然這個軟體早已開始正式上線運營,騰達生活app以及兔尾直播等產業也為它匯入了很大一批的使用者群體,但活躍人數距離“火爆”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雖說很多學生都在用,但終究還是少數群體,不論是時間還是消費能力都非常有限。
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就算想要查閱相關資料時,有用app會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軟體,但這種需求畢竟不常出現。
普通人的話,一年登入那麼兩三次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也和裴謙最開始的預估一致:有用app將會是一個宏大而又漫長的工程,在初期它是毫無威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