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設計就屬於全靠玩家自覺,如果玩家懶、想糊弄,那就糊弄吧;如果玩家想認真練,肯定也能練出效果。
以一款手遊的標準評價,做到這樣其實也算是差強人意,勉強可以接受了。
喬梁按照遊戲中的動作鍛鍊了一會兒,很快就滿頭大汗了。
雖然都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動作,比如平板支撐、卷腹,或者手肘、膝蓋著地跪在地上伸手伸腿,但按照遊戲中的時間和節奏做了十幾分鍾之後,卻還是感覺到相當疲勞。
“好像比app上的更容易堅持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
喬梁之前買瑜伽墊,就是因為想自己在客廳裡鍛鍊一下,但試了幾次之後,這個瑜伽墊就一直吃灰了。
究其原因,還是堅持不下來。
其實騰達生活app上就有託管健身房的模組,裡面有一些專業教練錄製的影片,可以跟著影片健身,而艾麗島網站上更是有大量的有氧健身等類似的課程,但喬梁試了幾次之後卻無一例外,全都半途而廢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反而是《健身大作戰》,雖然這些動作跟健身app裡的那些動作大同小異,但卻讓喬梁堅持了很久,而且仍舊意猶未盡,覺得自己還能再打一章。
喬梁想了一下,這顯然是“遊戲”這種載體的特殊效果。
因為遊戲是一種互動藝術,講究的是玩家的反饋。
只是播放一個影片的話,除了快進、後退之外做不了任何的事情,而且練完一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積累。
但遊戲不同,遊戲有豐富多彩的畫面,有華麗的攻擊特效,每打敗一隻怪物、打通一個關卡、打贏一個章節、看完一段過場劇情,玩家們都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和滿足感。
所以,相對於對著影片健身,會更容易堅持下去。
“打通第一章,可以獲得一些代幣獎勵,似乎還能獲得一次免費的抽獎機會。”
“還差兩個小關卡。”
“算了,先休息休息。”
喬梁倒是還想繼續,但他這長期缺乏運動的老胳膊老腿先堅持不住了。
而且遊戲中也是會對運動時長做出限制的,第一次提醒玩家補充水分,第二次提醒玩家休息,第三次就直接鎖死,強制休息一段時間之後才能再繼續挑戰。
顯然這是為了防止有些玩家練上頭了,造成過度疲勞。
喬梁退出劇情章節,回到遊戲的主介面。
有趣的是,在鍛鍊告一段落之後,遊戲中角色會統計今天的運動量,比如各種動作做了多少組,然後換算成消耗了多少卡路里。
之後,可以看到一些透明的氣泡從角色身上飛出,角色的體型發生了一點點改變,這代表著一小部分的脂肪惡魔分身被驅逐了。
“這遊戲還挺有意思的。”喬梁不由得感慨道。
把遊戲和健身結合起來這個點子固然新穎,但就像其他的所有遊戲一樣,點子只是一個基礎,更重要的是為了完成這個點子所需要的細節。
《健身大作戰》的各項細節都做得很出色,包括角色的畫風、人設、建模、動作,各種健身動作的細節講解和指引,最後再到遊戲的劇情包裝、玩法設定等等,處處都體現出一種一絲不苟的態度。
“嗯?這是什麼?”
喬梁突然注意到遊戲主介面的右下角有一個不是很起眼的按鈕:升級專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