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週五。
魔都,龍宇集團總部。
會議室裡,艾瑞克正在認真地閱讀一份報告,而趙旭明則是坐在一旁耐心等待,時不時地小心觀察艾瑞克的表情。
許久之後,艾瑞克把報告放下,點頭說道:“嗯,這份報告的水平還可以,雖然沒有做到盡善盡美,但也算是很有參考價值了。”
趙旭明如釋重負,趕忙說道:“那當然了,為了完成這份報告,我的同僚們全都高度重視,查閱了很多的資料,還發放了大量的調查問卷。”
“如果能幫上您的忙,那是我們的榮幸。”
艾瑞克把報告放到一邊:“報告的事情就先告一段落吧,接下來還是不能放鬆,還有很多工作要去完成。”
“海外聯賽方面,除了歐美地區之外,我們都處於下風;手遊版本的開發也不算順利,之前的那個版本沒有做資料互通,我已經跟總部反饋了,他們表示會去修改,努力做到資料互通,但由此帶來的後果是手遊要再推遲一段時間才能上線。”
“《使命與抉擇》的火爆,又讓gog的新英雄‘雲雀’火了一把,這對於我們而言也是個壞訊息……”
這段時間,gog和ioi的交鋒主要是集中於四個不同的領域。
第一個領域是海外聯賽。
到目前為止,兩款遊戲的海外聯賽基本上都已經籌辦了起來,當然,主要集中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
畢竟先得有玩家基礎,才會有選手和觀眾,聯賽才會有熱度。
而海外聯賽的舉辦,也伴隨著海外服的推廣。
指頭公司跟騰達集團採用了兩種不同的推廣方案:指頭公司是大包大攬,全球各個地區的聯賽推廣都由自己統一負責,在各個地區開設分公司統一運營;而騰達則是與當地的大公司合作,給他們充分的自由。
事實證明,在初期顯然是騰達集團的辦法更好用。
這些大公司熟悉當地的情況,而且跟騰達合作有利可圖,自然非常賣力地推廣。指頭公司在歐美地區的影響力比較強,所以雙方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拉鋸態勢,但在諸如南米、東歐、東亞、東南亞等地區,gog顯然是全面佔據上風。
第二個領域是手遊版。
指頭公司一直在研發ioi的手遊版,效率還不錯,原本都已經出了第一版的測試版本,準備開始測試了。
然而艾瑞克在拿到測試版本之後立刻就給高層打了個電話,要求他們取消這次測試,繼續開發。
因為艾瑞克發現,ioi手遊版的這個測試版本,並沒有做到完全的資料互通!
顯然,指頭公司那邊負責ioi手遊研發的負責人並沒有想那麼多,就只是把ioi中一部分適合手遊的英雄移植了過去、改成了用虛擬搖桿和技能輪盤的方式來操控,然後象徵性地移植了幾款面板。
而在收費方面,原本是打算英雄和面板重新收費的。
這乍一看很合理,端遊移植手遊也是要開發的,要很多人力成本的,如果端遊買了面板手遊隨便用,那開發手遊的錢從哪賺回來呢?
但艾瑞克一通越洋電話,讓高層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這可不僅僅是一款手遊,它是跟gog價格戰的一部分!
要知道,gog可是全部資料互通的。如果玩家們發現ioi端遊和手遊的資料並不互通,到手游上還要重新買面板,那又得炸鍋。
之前指頭公司因為英雄和面板售價的問題已經被玩家們罵過一次了,肯定不能再犯同樣的錯誤。
艾瑞克不由得感慨,跟裴總戰鬥就是這樣,一刻也不能鬆懈!
因為裴總永遠是走在前面的,只要稍有鬆懈,一定會走到裴總之前挖好的陷阱裡。
但這樣一耽擱,ioi手遊版的上線時間又要往後推遲了。
第三個領域,是ic和gp聯賽。
這一點沒什麼好說的,ic聯賽目前仍舊處於被gp聯賽全面吊打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ic聯賽目前熱度很高的三大來源分別是fv俱樂部、兔尾直播的非官方流解說、bp整活大賽,而這三大熱度來源,全都跟騰達有關……
第四個領域就是目前ioi和gog的國內市場運營情況了。
同樣沒什麼好說的,ioi依舊是被gog全面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