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帖子裡面,有討論比賽的,有討論ic聯賽的所有俱樂部實力層級的,還有討論明星選手的。
突然,裴謙的眉頭皺了起來。
幾個熱帖的標題,感覺有點不對勁!
《ics聯賽抗議指頭公司雙重標準!》
《大家別再說ic觀看人數涼了,揭露直播平臺人數造假潛規則!》
這兩個帖子熱度都很高,裴謙先點開了第一個。
這個帖子主要是搬運海外論壇的討論內容,指頭公司對ics聯賽和ic聯賽差別對待,導致ics的俱樂部和觀眾抗議。
而指頭公司已經作出回應,說是會降低ics聯賽名額的起拍價格,低頭認慫。
關鍵是這個帖子裡還煞有介事地分析了這件事情的諸多細節,並得出一個結論:這件事情背後肯定是騰達在搞鬼!
gog的海外聯賽也在籌備之中,故意給海外俱樂部一個很低的名額起拍價格,跟指頭公司這邊形成了鮮明對比,所以ics的俱樂部才會被煽動起來,讓指頭公司不得不認慫……
裴謙看得一臉問號。
什麼玩意!
這個鍋跟我沒關係,可別硬往我頭上甩啊!
裴謙發現自己現在都有吸鍋體質了,這事明明不是自己乾的,結果不管是網友還是競爭對手,都把這事往自己頭上安,就離譜!
對於這個訊息,裴謙也沒太放在心上。
指頭公司要降價就降價唄,反正gog的北米聯賽起拍價都降到100萬了,其他地區更低,已經賺不到多少錢了,對裴謙來說已經沒有太大威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又點開第二個帖子檢視。
“最近很多不懷好意的人來論壇上帶節奏,說ic聯賽首播才不到三萬人看,這聯賽涼了、沒人看了,還有很多人一本正經地在討論、附和,我就很想笑。”
“不會真有人以為其他直播平臺那兩三百萬、上千萬的熱度是真的吧?”
“科普一下,其他直播平臺的那幾百萬熱度都是根據演算法算出來的,而且後臺都是可以隨意調節的。其實幾百萬、上千萬的熱度,直播間的真是觀看人數也就那麼一兩萬人!”
“大家稍微對比一下就會發現了,ic聯賽直播間的彈幕,是不是比很多其他平臺百萬熱度的主播彈幕密度要高得多?”
“這是因為兔尾直播是騰達的產業,而兔尾直播的宗旨就是‘絕不弄虛作假’!裡面所有直播間的資料都是真實的!ic聯賽和兔尾直播明明就是整個直播行業中的一股清流,結果卻被誤以為‘要涼’,真是太離譜了!”
類似的帖子還有好幾個,而且熱度都不錯。
這些帖子旁徵博引,列舉了大量的資料,包括各直播間的彈幕密集程度、熱度變化情況等等,跟兔尾直播的資料做對比,有力地支援了自己的觀點。
雖說誰都不知道其他直播平臺熱度和人數的具體轉換比例是多少,但卻實錘了其他所有平臺都存在造假現象。
再加上有騰達的信譽背書,完全證明了兔尾直播的資料是真實的!
這些帖子的熱度都不低,似乎有人還在四處轉發,微博、論壇等各種地方都有討論,掀起了一陣“聲討直播平套造假潛規則”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