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總該不會是友情給常總打廣告吧?別啊,那這直播可就變味了!雖然騰達的產品不錯,但也沒必要讓馬總親自來打廣告啊!”
“馬總你這帶貨有點晚了,智慧抬槓機都我都已經買了!”
觀眾們都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馬洋完全不為所動,仍舊是按照寫好的文案介紹。
畢竟開過這麼多次直播了,也評測了那麼多東西,什麼大風大浪都見過了,這次只不過是帶了一件自家產品而已。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幾款音響,都是可以根據經濟條件酌情購買的東西,就算被坑也坑不了太多。”
“第一款,是國外進口售價5500塊的迴音壁,他的引數是……第二款……”
“至於抬槓機,它雖然賣2000多,但各項引數基本上都跟2000塊錢級的國產音響是差不多的……”
馬洋按照陳宇峰寫好的文案,把所有的音響全都介紹了一遍。
馬洋直播的風格,是一開始就為這次的產品定調:那些質量不合格、環保不達標的產品,開場白就是“介紹幾款絕對不要買的產品”;而如果是質量合格、價效比還可以、相對熱門的產品,開場白就是“可以根據經濟條件酌情購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不管是哪種開場白,接下來都會介紹這款產品各方面的詳細引數,包括優點缺點都會介紹。
而且,絕對不會有“強烈推薦購買”這樣的字眼,觀眾買不買都無所謂,反正都跟馬洋沒關係。
觀眾裡面真正懂音響引數的觀眾並不多,頂多也就是比一比數字大小,所以大部分人在這個環節都只是聽個熱鬧。
不過這個環節肯定是不能省的,省掉了就會顯得不夠專業。
介紹完引數之後,觀眾們有了一個簡單的印象:基本上是一分錢一分貨,不少國外的牌子比國產牌子貴了足足三五千塊,這錢肯定不是白花的,至少在引數上看是這樣。
當然,國外品牌的溢價也比較高。
讓不少觀眾有點意外的是,馬總對全自動智慧抬槓機不僅沒有誇獎,反而還特別嚴苛地說了一些不足,比如價效比不高。
緊接著,就是“細節展示”環節。
有專人負責拍攝幾臺音響的細節,展示完外部細節之後,陳宇峰開始拆機,展示內部細節。
這一展示內部細節,幾款音響的差異就出來了,鏡頭把音響內部的細節展示得清清楚楚。
各種元器件是什麼品牌的、排線是否簡潔、焊點是否牢靠、有沒有隔音海綿、背板用料是否紮實……
這些全都非常清楚地展示在直播間的觀眾面前。
雖然大部分觀眾們也不清楚這些元器件的品牌,但光是看到音響裡面的做工,也會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分。
“這個合資品牌的音響感覺裡面閹割得好嚴重!排線都亂糟糟的,感覺好不講究……”
“還是原裝進口的品質好一些。”
“但是國產品牌也有做的不錯的,跟國外的差距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啊。”
“這臺六千多的音響怎麼裡面也這麼不講究,配不上它的價格啊。”
“這麼看來,全自動智慧抬槓機的做工還不錯,是找了靠譜的代工廠啊。”
“裡面的這個機械結構做得好精巧啊,各種齒輪嚴絲合縫,讓我感受到了機械之美!”
“騰達找合作廠商都是很認真的,絕對都是靠譜的代工,從otto手機就能看出來了!”
“對啊,從內部結構來看,抬槓機完爆其他的音響!”
“畢竟不是同一個東西,比內部結構有點欺負人了啊!”
……
裴謙看著直播間裡的彈幕,有些茫然地撓了撓頭。
“這……”
他確實跟馬洋說了要多展示一些細節。
按理說,全自動智慧抬槓機是找其他音響廠商代工的,而且就是一個兩千多塊的東西,就算代工廠比較良心,內部用料足、細節做得不錯,應該也不可能超過那些幾千塊的音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