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都很清楚這次見面是要幹嘛的,所以也就沒必要賣關子了,裴謙也沒太把孟暢當回事,這無非是他諸多麻煩中比較小的一個,趕緊解決之後就要去忙其他的事情了。
裴謙說道:“工作的大致內容你已經知道了,這次主要是跟你說一下薪水的問題。”
“兩種模式你可以自由選擇:第一種是固定的薪酬,每月4萬,只要你完成了工作任務一分錢都不會少;第二種是低底薪加提成的方式,底薪3000塊,提成從零到二十萬不等。”
“提成的具體計算方法,當然是跟廣告營銷的宣傳效果掛鉤。我會專門派人做資料分析,根據每個廣告方案花的錢、製造的熱度、宣傳效果給你算提成。”
“在不辱罵消費者、不觸犯相關法律法規、採用正常營銷手段的前提下,花錢越多、熱度越低,宣傳效果越差,提成越高。”
孟暢立刻說道:“我選第二種方……等等,熱度越低,提成越高?”
“成反比???”
聽到前面這些內容的時候,孟暢覺得挺正常的。
低底薪加高提成,正是他期待的模式。
月薪四萬雖然對大部分人來說已經是高收入了,但對孟暢來說是完全不能滿意的。畢竟他之前在大公司做高管的時候,工資早就已經遠超這個數,現在就算不去大公司,能給他開4萬月薪的地方也多得是,完全沒必要在裴總手底下戰戰兢兢地拿這四萬塊的死工資。
更何況,4萬月薪拿來還債,扣掉繳稅和雜七雜八的生活開銷,哪怕一年還上個30萬,身上的負債也夠他還個二十年。
人生能有幾個二十年?
在這期間他一直都會是被執行人的身份,受到的限制太多了,就連出行都不能坐高鐵飛機,買房、旅遊、度假、出國等等一概都不要想了。
等他還完了債,也就快要到退休的年紀了,基本上相當於這一輩子都這麼糊里糊塗地過去了,總不能到了五六十歲還想著東山再起吧?那根本不現實。
要是早幾十年說不定有戲,現在是不可能的。
有時候孟暢甚至覺得,要是能坐三年牢就把這些債務全都賴掉,那他寧可去坐牢。畢竟坐牢出來之後又重新創業的人也有不少,總比還二十年的債要好。
而如果按照裴總給的最高20萬提成來算,可能樂觀情況下咬咬牙五六年就能還清這筆錢,這是其他的工作都給不了的機會。
唯一的問題在於……怎麼熱度跟提成是成反比啊?
廣告宣傳效果越差,裴總給錢越多?
這是什麼道理?
孟暢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句:“裴總,你剛才是說,成反比?”
裴謙點點頭,篤定的語氣中透出一種自信:“是的。”
裴謙不打算解釋,也不需要解釋,反正只要表現得足夠自信,孟暢自己總會腦補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他從旁邊拿過一份協議:“這是詳細的規則,你可以慢慢看。時間一欄你自己填,三年、五年、十年……協議籤的時間越長,提成越多。”
孟暢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他拿過協議反覆地、逐字逐句地檢視,總感覺這背後蘊藏著非常巨大的危機。
裴總該不會是想要算計自己吧?
第六感覺告訴他裡面有坑,但思前想後也想不通坑到底在哪。
如果是宣傳效果越好、給錢越多的話,這就很好理解。孟暢對自己很有自信,營銷和宣傳這方面肯定是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拿個高提成十拿九穩。
但裴總給出的條件是:花錢越多、熱度越低,提成就越高。
通俗一點說,就是儘可能地多花錢,但宣傳效果越差越好。
這樣做對騰達到底有什麼好處呢?嫌自己的宣傳經費太多了?花不完很發愁?
沒道理啊!
孟暢覺得這事對裴總根本沒好處,除非……孟暢每次的宣傳方案效果都爆炸,那樣的話,孟暢就只能拿3000塊的底薪,這輩子怕是都還不完債務,工作做得越好,他自己就越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