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像是一臺完美的戰爭機器一樣,下達一個又一個指令,指揮一場又一場的戰鬥,士兵的死亡似乎已經很難再引起他情緒上的波瀾。
如果死一個人是悲劇,那麼死太多人就只是一個數字。
而在這個長鏡頭期間,aeeis有一段毫無感情的旁邊,看起來既是說給秦義聽的,也是說給鏡頭前的觀眾和正在遊戲的玩家聽的。
“指揮,是戰爭最關鍵的一環。它將無數士兵凝聚起來,形成強大的合力。”
“而指揮又可以分成兩個方面:資訊的處理,行動的決策。”
“在戰爭中,資訊的處理尤為重要,因為錯誤的資訊,意味著錯誤的決策。交戰雙方每時每刻都會收穫海量的資訊,如何處理這些資訊,判斷它們的真偽和輕重緩急,往往決定著最終的決策是否正確。”
“資訊可以看做‘傳遞鏈’:一條資訊不論是上傳還是下達,都需要經過像鏈條一樣的各個層級、各個渠道。而傳遞鏈,決定著資訊的利用效率。”
“在任何情況下,傳遞的資訊都是‘有選擇性’的,否則不論是指揮還是下屬,都將被海量的資訊所淹沒,變得不知所措。”
“這種選擇性是最基本的邏輯設定,所以,欺騙一直伴隨著戰爭而存在。”
“在華夏古代,有‘望梅止渴’的故事;在近代戰爭中,中途島戰役後的日軍有意隱瞞了戰爭的真相。”
“中途島戰役的真相既沒有告知公眾,也沒有告知高階官員,反而宣佈這場戰爭是‘一戰而定全域性’,受了矇騙的市民還張燈結綵地慶祝‘勝利’。”
“而在更多的情況下,‘欺騙’並不是‘告訴錯誤的真相’,而是‘刻意隱瞞部分資訊’。”
“為了確保士兵服從命令,極少有上級會直接對士兵下命令:‘你去付出生命吧’,那樣不僅不會讓士兵有任何的榮譽感,反而會對士氣造成致命的打擊。”
“在戰爭指揮中,指揮官往往只是下達一個明確的任務,例如堅守某陣地2小時,之後即可撤退。但指揮官絕不會節外生枝地說:‘這次行動有極大地機率會讓整支部隊全軍覆沒。’”
“所以,欺騙並不是一種虛偽的詐術,在更多的時候,它只是一種對資訊傳遞鏈的最高效處理,是為了擴大戰果、減少損失、獲得更大的勝利。”
伴隨著aeeis的旁白,秦義開始指揮一場又一場的戰鬥。
因為有擬真元素的存在,這些戰役混雜著真實戰役和虛擬戰役。
如果秦義在某一場戰役中失敗,或者對戰果不滿意,他可以要求aeeis將這場戰役覆盤、模擬,會還原最初雙方的兵力部署,但戰爭過程中依舊會因為系統的演算而發生一系列的隨機事件,讓每一次覆盤都有所不同。
在這種情況下,秦義能判斷出這是aeeis模擬出來的,而非真實發生的戰鬥,因為在現實中,這些人都已經因為最初戰役的失敗而死。
而那些秦義第一次遇到的戰鬥,也是真假混雜的。按照aeeis的說法,有些時候他是在指揮現實中的軍隊,有些時候他是在指揮虛擬的戰役。
但不論這些戰役是真是假,秦義都會用120的專注去指揮,因為在真假混雜之間,他已經習慣把螢幕上的每一個單位都當成是活生生的人來對待。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秦義開始越來越依賴aeeis所給予的各種資料。
因為秦義發現,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資料都比人要更靠得住。如果一個士兵計程車氣已經降到冰點,那麼再指揮他去執行重要任務,結果就是顯而易見的。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秦義開始逐漸變得麻木。
除了每天必要的睡眠之外,秦義在不斷進行著一場又一場的指揮,進行著機械的操作。
成功了,就繼續進行下一場戰役;失敗了,就無數次地覆盤,直到贏下來為止。
日復一日地無限迴圈、無限重複。
指揮艙中沒有晝夜,只有aeeis精確地計算著時間,讓秦義去睡覺或者醒來。
秦義也沒有去記自己到底經過了幾次睡眠、過去了幾天時間,因為決戰隨時可能到來,他必須抓緊一切時間做好準備。
終於有一天,秦義在睡眠中被aeeis喚醒。
在周圍的全息影像上,秦義看到了鋪天蓋地的蟲群正在重組巢穴中密集地進進出出,人類在星球上的據點以及漂浮在星空中的星艦已經是嚴陣以待。
現狀不言而喻,新一輪的大規模戰役一觸即發。
這場戰役可能會曠日持久,也可能會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失誤而瞬間崩盤、快速結束。
秦義邁步走向控制檯,等這一天真正到來的時候,他卻感覺前所未有的平靜。
喜歡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請大家收藏:()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